成長 遇見最好的自己

題記:

      遇到一個人,打破你的思維,改變你的習慣,成就你的未來,稱之爲:貴人。

      遇到一羣人,他們會點燃你的激情,覺醒你的自尊,支持你的全部,稱之爲:團隊 。

     


      的確,自己很幸運,今天的我仍能享受“貴人”助力,“團隊”引領……最近我一直想:我追尋了“三名”近八年,“三名”團隊到底帶給我什麼?一時說不清楚。但近二年來,我卻發現自己的的確確成長了。工作或生活中,遇到特別棘手的事情,不是先前的手忙腳亂,侷促不安,而是有了誠心悅納、未雨綢繆的心態與規劃;對於教學的每一篇文章,不是先前的翻翻教參,搪塞而過,而是篇篇都有自己的思考與實踐;對於每一次外出學習機會,不是先前的被動記憶,機械傳出,而是結合實際學會了融合,並踐行於自己的課堂;對於點滴生活瑣事,不是先前的了無痕跡、一片空白而是用筆記錄生活、與美好相遇……回顧自己近年來成長足跡,一切歷歷在目……

    潛心做母親    2017年2月,我迎來了自己心愛的女兒。於是我成了一位兒女雙全的母親。這在別人看來是福星高照。但對於我,滿心歡喜卻力不從心。這段時間,每天伴隨女兒的喫喝拉撒,還要照顧兒子的生活起居,作業輔導。生活中沒有了先前的自由與運動,沒有了先前的聊天與追劇,有的只是在孩子的世界裏摸爬滾打,狂躁不安。可看到兒子衝我一笑玩手機的樣子,看到兒子在運動場上努力拼搏的身影,看到小女天真的笑臉,看到小女嬌滴的神情,看到小女拼命翻身的剎那——換個角度去看與孩子們同行的路,便覺得處處有趣,時時珍貴。孩子是我們生命中的一部分,是我們無法割捨的軟肋。守望他們成長,撫育他們成人,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於是潛心做母親,把陽光積極的心態傳遞給他們。努力經營好大大小小的日子,及時學習,不斷充電,力求做一個面容平和,言語輕柔,心地善良,滿足地彷彿得到全世界的母親。之所以在專業成長的路上插入“母親”這一話題,是因爲孩子的成長給我萬分驚喜的同時也帶給我莫名的壓力,在孩子成長的路上,我亦步亦趨,沒有返程的門票。怎樣做一個合格的母親?我在書中尋找着答案,休產假期間我先後閱讀了龍應臺的人生三部書《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目送》,盧琴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王東華的《發現母親》……我也用筆記錄孩子成長的點滴故事,當兒子作爲六年級畢業學生代表發言時,我送給兒子:“過程本身就是獎勵,拼搏本身就是幸福,一切不會白走”;當兒子因學習成績優異飄飄然時,我贈給兒子:“其實我們用盡了必生的力氣,只是抵達了生活中的平凡。孩子,媽媽希望你做個平凡的幸福人……”當兒子因學習成績下降跌入萬丈深淵時:我引導兒子:“當我們已經沒有了起跑的興奮感,缺失了沿途的新鮮感,還沒有到預期衝刺的亢奮感,中間這段漫長無聊的路是最不好堅持的!但是這每一步、每一天,點滴的積累纔是我們去超越自我、接近目標的關鍵時刻……”如今的兒子陽光自信,樂觀積極,這是一個母親最想也是最願看到的……小女的成長點滴我也用文字來記錄。一句話,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用心做教師  在三名優秀團隊的引領下,我思考做一名怎樣的教師?天天端着水杯,循規蹈矩,給孩子讀讀課文,工資一分不少,但整個人極度恐慌。我願意做一個和孩子一起學習、一同成長,成就學生的同時也成就自己的老師。

            做一個勤於讀書的教師

      在某種程度上,人的進化是在閱讀中完成的。優秀教師的成長之路是用書籍鋪就的,通過閱讀,爲師生人文素養的提升打好“精神的底色”。閱讀不需要理由,因爲它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 教育人吳非說:“事實上,沒有一位優秀的教師是培訓、打造出來的,真正優秀的教師無一不是靠自覺學習和在年復一年的教學實踐中成長起來的。”還好,歲月在賦予我年輪的同時,也賦予我很多成長。對於我,真正意義上的成長,還得從2000年那次失敗的市優質課談起,當我過五關斬六將、一路綠燈拿到了市小學語文優質課參評資格的剎那,我整個的狀態都是青春如歌,夢想即我。當我抽到《兩個鐵球同時着地》這一課題時,一週的時間,寢食難安,如坐針冕。這期間我翻看了大量相關資料,觀看了這一課例的諸多教學視頻,自己面對文本和教參,卻沒有一點教學思路。心神不定、侷促不安之時,我抓住了我生命中的唯一稻草——我們學校的楊校長,市縣語文教學名師,可以說,楊校長手把手地教,我認認真真地記,哪怕一個標點,我也不會放過,有了備課初稿,我的心稍稍安頓了一些,楊校長還鼓勵我,研究課程標準,認真研讀教材,把握學生學習現狀,相信你一定行,備受鼓舞的我鉚足了勁,教參研讀無數遍,文本也能倒背如流,可是這對付出的大量努力的我來說還是無濟於事。楊校長在,那些文字還多多少少和我有點溫度,楊校長一離開,那些文字就孤立了我,對我冰冷冰冷。此時的我焦躁不安,痛不欲生,度日如年……一切都無濟於事,我不知我是怎樣在市小學語文優質課講壇上下來的,只覺得課堂上一塌糊塗,自己就像個滑稽小丑,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跌入谷底的日子折磨了我好長時間,一向鼓勵我的陳主任說:“要想人前顯貴,就得人後受罪。”著名教育家於漪老師這樣說過,教師要想在課堂上站穩腳跟,就要用“洪荒之力”不斷地塑造自己,臨時抱佛腳的努力,文章中的文字是不會站起來和你對話的。即刻起,我明白了“用最初的心,備永遠的課”真正內涵。深知,這需要讀書,需要磨鍊,需要在平日課堂教學的反思中不斷提升自己。很慶幸,我是一個這兩年學習力在逐步增強的人,我似乎從沒有像現在這樣珍惜讀書的時間,今年暑假,我先後閱讀了王榮生教授主編的《閱讀教學教什麼》、黃厚江老師的《語文課堂尋真》、王君老師的《一路修行做教師》、還有縣師訓辦陳主任爲我們推薦的《論語 大學 中庸》,接下來,我讀教育類書籍、育兒類書籍、兒童文學、名著小說……我躲進氤氳的書香世界,讓書熨平心靈的皺紋。在夜深人靜的子夜時分,在夕陽西下的暮色裏,在晨風曉露的清晨,在豔陽高照的午後,心都在書香中沉醉……課堂上我和學生一起讀了大量的繪本故事:《我有友情要出租》《爺爺一定有辦法》《活了一百萬次的貓》、《不一樣的卡梅拉》系列……沒有簡單的說教,讓學生在故事中浸潤,孩子們在枯燥的學習中領略故事的精彩,有了精神高度專注的時刻,有了自己的閱讀感受,在閱讀中享受生命的成長!近年來,我也嘗試着自己去解讀教材,去思考每一節課,而不是簡單的做教案教參上的搬運工,漸漸地,教學中不過分苛求孩子,也就沒有“拔苗助長”舉動。一切都順其自然,就象春風吹拂下萬物復甦,百花芳香中蜜蜂翩翩採蜜一樣。心靈有了歸屬,天地有了大愛,不斷輸入與輸出中鍛造了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做一個熱衷寫作的教師

        讓寫作成爲一種生存方式,讓我們的生命留下真正的痕跡。然而,由於人性中與生俱來的惰性,由於日復一日教書育人的繁瑣,由於職業生涯的高原現象,更由於這種堅持需要極大的毅力,所以,很多美麗的細節隨風而逝,令人扼腕嘆息。那些剎那間迸發的教學靈感,那些鮮活靈驗的育人妙招,那些枯燥的沙漠裏盛開的師生和諧相處的鮮花,全部湮滅在茫茫的日月風塵裏了。但自從我毫不懈怠地寫了教育隨筆之後,每日工作裏發生的一切現象,雞毛蒜皮,都隨時可能進入我的寫作視野。我用自己的寫作實踐引領孩子們去看、去想、去思考、去記錄……現在我的目光變得敏銳了,對學生對班級的觀察愈加細緻。很多理念也在潛移默化地發生改變……光陰荏苒,轉瞬間我堅持寫教育日記已經三年,合計達到30萬字。我本草根,依然草根,可是教育寫作讓我每天和學生一起成長,讓我們的生命之花,綻放得如此美麗!相信如莫言所說,用嘴說出的話隨風而逝。用筆寫出的話永不磨滅。


          做一個持之以恆的教師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古人警示我們:堅持,就會創造奇蹟。試想,當浙大教授王鶯老師自認爲上的特別優秀的課,面對師傅的一頓狂轟亂炸後,不去反思,超越、改變、崛起,還會是今天給我們做報告的王鶯老師嗎? 浙大張重輝教授爲我們帶來一場視覺與精神的盛宴《音樂與人文修養》,張老師在談到她的家庭出身,講到自己的父母生病,講到自己作爲知青被流放到黑龍江,這一切的一切,如果張教授內心不夠執着和堅毅,也不會順利地走到今天。試想:我們天天讓學生多讀書,讀好書,我們教師又有幾人能甘於寂寞,盡享孤獨地去書海里遨遊?我們天天讓學生認真、按時完成家庭作業,又有幾人能以我要成長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個別學生思想有波動,又有幾個老師能不厭其煩的對學生的問題做深入的思考,長期地追蹤……行事貴有恆,長久自芬芳,我們做教師的最需要的是靜下來,沉下來的精神……

        回顧自己成長的點點滴滴,“三名”的確給了我很廣闊的發展空間。我想:作爲三名人選,今後我仍舊會傳承三名人團結、好學、求真、創新的文化,以閱讀積累爲本,以經典書籍爲線,切實讓閱讀成爲自己、學生的一種生活方式;認真參加每一次三名協作組活動,主動承擔任務,讓活動成爲點亮生命,成長自我的有效載體;勤於寫作,用筆記錄生活的點點滴滴,每天挑戰1000字,並以簡書形式發表。永懷謙卑之心,見賢思齊,以最初的心,做永遠的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