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安化黑茶(6)



  左宗棠居住的小淹镇是当时安化采购黑茶的中心,耳闻目染让左宗棠对茶与茶行贸易有了细致、深入地了解。同治十三年左宗棠在《答潭文卿》的信里说:“三十年前馆小淹陶文毅里第,即山、陕茶商聚积之所,当时曾留心考究,知安化夙称产茶,而小淹前后百余里所产为佳亦最多……山、陕商贩不能办真茶,即高价所采亦多是粗叶,亦搀有杂草,但得真茶七八分,即称上品。到新芽初出,如谷雨前摘者,即小淹亦难得。每斤黑茶,至贱亦非二三百文不可得也。近时海口畅销红茶,红茶不能搀草,又必新出嫩芽,始能踩成条索,其价实较行销西北之茶贵可数倍。此次湖茶之图畅销西北,盖以头茶、二茶,新嫩阳芽均销海口。而三茶及剪园茶无可销之路,不若仍作黑茶,可以获利也。除安化茶不计外,湖南北、江西之茶何可胜纪?如果黑茶销路通畅,即头、二番新茶亦必有改作黑茶者,即安化现作红茶出售者亦将渐改黑茶”。后来左宗棠担任陕甘总督,正是源其此番经历方能“以票代引”整顿西北茶务,鼓励茶商贩运安化黑茶,极大地推动了安化黑茶的复兴与发展。



  作为土生土长的安化人,陶澍是喝着家乡茶走出安化居官四外的,因此对家乡常怀眷恋,对故土之茶情有独钟。居官后也不忘对家乡茶的扶持与推广。陶澍曾为鹞子尖茶亭捐修屋钱四千文,后又为茶亭捐田四契且题“路入青云”四字。他曾把上品安化黑茶带给道光皇帝,道光饮后龙颜大悦,安化“天尖茶”自此扬名。陶澍善诗文,林则徐赞其:“即论文字亦千秋,大集觥觥入选楼。直以雄才凌屈宁,还将余事压曹刘”。陶澍的一些茶诗,为后人留下了不少珍贵的安化黑茶文字资料。在京师,陶澍组织了“消寒诗社”,品茗咏诗互为唱和,宣传家乡茶品。陶澍做《印心石屋试安化茶成诗四首》,这四首诗描述了安化茶的边销源出、品质特点、采摘时令,茶农生活。尤其一句“谁知盘中芽,多有肩上血”,区区十字,浸满了陶澍对家乡茶人的知恤、体贴与关爱,堪作中国茶诗之绝唱,大可比肩唐代李绅脍炙人口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诗句录下,茶友一观:芙蓉插霞标,香炉渺云阙。自我来京华,久与此山别。尚忆茶始犁,时维六七月。山民历悬崖,挥汗走蹩躠。培根阅冬初,摘叶及春发。冻雷一夜鸣,蓓蕾颖欲脱。是名雨前香,采之日一撮。未几渐蒙茸,卓立针抽铁。是名谷雨尖,香气弥勃勃。毛尖如鹤毳,挨尖类雀舌。黄茶号晚出,味厚亦非劣。方其摘取时,监筐偏山岊。晨穿苦雾深,晚焙新火烈。茶成与商人,粗者留自啜。谁知盘中芽,多有肩上血。我本山中人,言之遂凄切。

版权声明:本文为简书作者"耕而陶的茶"原创撰写,欢迎茶友在简书上转发,交流茶知识。

但,任何单位、媒体、个人未经允许不得复制转载,违者必究。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