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润读书笔札丨庄子 外篇 天地(二)

《庄子·天地》篇,庄子外篇的第五篇。篇名取篇首二字,天地,意为天和地。天地篇由十五个章节编纂而成。

第四章  由此寓言故事,喻摈除巧智,在静默无心中方可得道。玄珠意为道。

1.黄帝游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而南望。还归,遗其玄珠。

黄帝游玩赤水北岸,登昆仑山向南眺望,返回时,失落玄珠。

2.使知索之而不得,使离朱索之而不得,使吃诟索之而不得也。

派才智超群的知去寻找,不得,派善于明察的离朱去寻找,未得,派闻声辩言的吃诟去寻找,也未能找到。

3.乃使象罔, 象罔得之。黄帝曰:异哉,象罔乃可以得之乎?

于是让无智、无视、无闻的象罔去寻找,象罔找回玄珠。黄帝说:奇怪!象罔才可以找到吗?

第五章

此篇许由告诫尧啮缺不宜做天子的寓言故事传达,治,是导致乱的起因。

1.尧之师曰许由,许由之师曰啮缺,啮缺之师曰王倪,王倪之师曰被衣。

尧的老师叫许由,许由的老师叫啮缺,啮缺的老师叫王倪,王倪的老师叫被衣。

2.尧问于许由曰:啮缺可以配天乎?吾藉王倪以要之。许由曰:殆哉,圾乎天下!啮缺之为人也,聪明睿知,给数以敏,其性过 人,而又乃以人受天。

尧问许由:啮缺是否可以做天子?我想借助王倪请他做天子。许由说:恐怕会危及天下!啮缺此人,聪明睿智,机警敏捷,天赋过人,又能以人力对应自然。

3.彼审乎禁过,而不知过之所由生。与之配天乎 ?彼且乘人而无天。

他懂得怎样禁止过失,却不知过失产生的原因。他能做天子吗?他将借助人力而摈弃自然。

4.方且本身而异形,方且尊知而火驰,方且为绪使 ,方且为物絯,方且四顾而物应。

他将以自身为本位而区分人我,将尊崇智巧而谋急用,将被琐事役使,将被外物牵绊,将酬应四方,应接不暇。

5.方且应众宜,方且与物化而未始有恒。夫何足以配天乎!

将事事苛求合宜,将随外物变化而不能保持常态。此人怎能做天子?

6.虽然,有族有祖,可以为众父而不可以为众父父。治,乱之率也,北面之祸也,南面之贼也。

虽如此,有族人聚集,就会有一族的宗主;可以成为一族之主,却不可担任天下之主。治,是导致动乱的起因,是臣子的祸患,也是国君的祸根。

第六章

此篇寓言故事,尧的智慧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守护封疆的人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改消极为积极,使祸患化于无形,则为更高的智慧,圣人的境界。

1.尧观乎华,华封人曰:嘻,圣人!请祝圣人,使圣人寿。尧曰 :辞。

尧巡视华地,华地守护封疆的人说:圣人,请让我为圣人祝愿。祝圣人长寿。尧说:不必。

2.使圣人富。尧曰:辞。使圣人多男子。尧曰 :辞。封人曰:寿,富,多男子,人之所欲也。女独不欲,何邪?

祝圣人富有。尧说:不必。祝圣人多男儿。尧说:不必。守护封疆的人说:长寿、富有、多男儿,人们都想得到。你却不愿,为什么?

3.尧曰:多男子则多惧,富则多事,寿则多辱。是三者,非所以养德也,故辞。

尧说:多男儿则多忧惧,多财物则多繁琐,长寿则多困辱。这三项无助于培养天赋德行,故推辞。

4.封人曰:始也我以女为圣人邪,今然君子也。 天生万民,必授之职。多男子而授之职,则何惧之有?

守护封疆的人说:起初我将你当作圣人,如今只当你是个君子。天地生养万民,必会授予职责。多男儿则分别授予职责,有什么可忧惧的?

5.富而使人分之 ,则何事之有?夫圣人,鹑居而彀食,鸟行而无彰。

富有则将财物分给众人,有什么繁琐的?圣人,随遇而安、饮食简单,如飞鸟无踪迹。

6.天下有道,则与物皆昌;天下无道,则修德就闲。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 至于帝乡。

天下有道,则与万物共同昌盛;天下无道,则闲居修养天赋;寿延千年而厌世,则升天成仙,乘白云,至仙乡。

7.三患莫至,身常无殃,则何辱之有?封人去之,尧随之曰:请问。封人曰:退已!

世人担心的老、病、死三种祸患不会降临,自身免遭殃,又有什么屈辱?守护封疆的人离去,尧尾随他说:还想得到你的指教。守护封疆的人说:你回去吧!

待续

备注:此篇整理于二0二一年 十月读书笔札。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