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的運用


開學還沒幾天呢,學校下星期又要組織月考了。孩子們挺聽話,具體怎麼樣?考試纔是重要的檢測手段,俗話說嘛:是騾子是馬,拉出來蹓蹓。

剛開始,測的是基礎,不評比自評比,數字明明白白,即使比上一名差零點几几,我也是他後面的那一名。

日常生活中,數字最能說明問題,記得以前,苦口婆心地勸孩子們學習,“一百二十分的總成績你考試得那三四十分,一天學習兩節或三節,用三十多天,至少要六十節課,一節才得幾分?想想怎麼算,咱一節課連一分都得不到,老師都感到沒有臉了,你對得起自己嗎?即便囯家給你補貼書雜費,還給你中午的飯線,減輕了你父母的負擔,可你自己呢?從早上七點到晚上八點多,時間夠長了,你坐在桌子上,啥也不會,啥也不想學,喫穿都不比別人差,再看看別人的分數,想想你自己的,你心裏會好受?”

平日裏,小兒子玩遊戲爭分奪秒,讀書打卡多一分鐘都不願,我想個辦法,說:“你今天多玩十分鐘,那就多讀十分鐘書啊,要不,明天就不能玩遊戲,你讀書不讀?”讓他選擇。

怎麼說明他啥也沒做或是做得太少,數字是最好的明證,所以我現在也慢慢學習用數字來分析日常瑣事,這也算是進步吧?

算了,不想那麼多了,爭取平均分高一點,及格率優秀率的數字高一點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