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苗系列1

    王一诺,一个长相干净清爽的男孩儿,蓬松的发型让人一看就是个性十足。

    果不其然,第一天就给我来了一个下马威:一年级的孩子,正处于懵懂迷糊的状态,没教过过一年级的人永远不知道,孩子会从自己教室出来,再也找不到回去的路。为了防止孩子“走失”,老师会让孩子们排好队上厕所,在排着队走回来。搭班赵老师领着所有男生上厕所去了,我留下来看管教室里的女生。片刻功夫,一个小小的身影在门口闪过,迅速走到门口查看,原来是王一诺探着脑袋往里看,“你怎么不排队,自己跑回来了?”“我不想站队。”他边说边准备从我的身边的缝隙挤进教室,我拒绝了他的要求,“必须排队!”我厉声说道。因为我知道今天一个人不站队,明天一定会有三个;今天他可以不站队,明天他就会不回座位。他像捉迷藏似的转了几个圈,也没能挤进去,只得站在外边等待其他人的到来。第一次较量的失败使他少了些许顽劣,多了几丝敬畏。

        今天,真正的较量拉开了帷幕。中午时分,他在妈妈的陪同下走进了校门,来到了教室门口,可是他却没有要进去的意思,抱着妈妈不肯撒手,妈妈把他往前推推,他往后扯扯,就是不进教室,几个回合以后,我走过去拉住了他的手,他却在努力的挣脱,朝着妈妈离去的方向拼命挣扎,言语的劝说没有丝毫的用途,最后我一松手,他像鲁迅笔下那匹猹似的跑走了,我只得从后面追出来,在门口被值班老师拦住送回了我的手中,因为拉不住他我只得一只胳膊把他拦腰抱起,夹回了教室,回到教室,他并没有停止哭闹,反复强调他要找妈妈,找妈妈的理由是没有说再见。看着他的表情,透过他的眼神,我知道那些只是借口罢了。

      通过一天半的观察,我知道他是个绝顶聪明的孩子,他反应速度快,思维活跃,只是纪律性比较差,对于这类孩子,大多数在接触之初,他会试探性地做出一些举措,来试探老师的底线。如果今天喊回来他的妈妈,下一次一定会有更离谱的事情发生。

      我坐在门口,把教室门死死顶住,他用力拉着门的把手,“你用力拉吧,拉坏了让你爸把你家的门卸下来按到教室。”我不急不慌地对他说。“才不呢,你要是不堵在这,门就不会坏。”他的思维不会因为环境的烦杂而发生混乱。

      就这样,僵持了二十分钟之后,他逐渐平静了下来,在赵老师的劝说下,他回到了座位。当我再次来到教室,把他喊出来时,他已经完全没有了先前的不快。“还找妈妈不?”他小脑袋摇了摇。“为什么今天非要找妈妈?”“我不想上学,我想在家看电视。”也许是假期太长了,完全沉浸在自由中的他还不能适应小学的生活。“可是只有上学才可以学到知识,长大才可以上大学,开汽车,找工作,甚至做老板。”“做好当个懂事长。”他开心地笑起来。“是啊,不上学就会沦为乞丐,你要怎么做?”高深的理论,长远的目标也许没有这些具体的事例更有吸引力,更有说服力。

      整个下午,他都处在兴奋之中,脸上丝毫没有了当初泪奔的痕迹。我知道,这个聪明的孩子已经上道了,自律的他将会前途一片光明,未来可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