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故事,万种解读

丈夫把年轻的时候电脑存的3000多首老歌全部存到了U盘上,插到车上播,今天意外地听到了周杰伦的一首老歌《分裂》,我感概地和丈夫说:年轻的时候,感觉什么都慢,所以,不喜欢听慢歌,只喜欢听快歌。周杰伦的所有歌都好喜欢,但那时还是偏向喜欢他的快歌。如今,年纪大了,反而,更喜欢他的慢歌了,感觉慢歌更有味道。

丈夫过了一会儿说道:年轻人脑袋转数快,新陈代谢快,有活力,所以,觉得时间慢。年长了以后,脑袋转数慢了下来,新陈代谢也慢了,所以,感觉力不从心了,追不上时间了。

我不禁佩服他把人对时间快慢的感觉,和人的生理结合起来解释的这种说法。



歌中有两句歌词:“经过老伯的家,蓝框变得好高。爬过的那棵树,又何时变得渺小。”

反复品味这两句歌词,“蓝框好高,树很渺小”,越品越感觉矛盾,蓝框好高,自己则很小;树很渺小,自己则很大,这种无法脚落实地的虚浮感,怎么似曾相识?猛然想起近来经常在看的斋藤环和山登敬之的《不要忽视你的心理世界》书中的解离症,最轻度解离的症状是感觉周围的风景没有现实感:无法实实在在感受自己当下的存在、身体感觉出现偏差、感觉自己莫名很大或者很小。

突然发现这首歌无关乎爱情,其实是在描述一个人成长的心历过程。

年轻的时候,无法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歌词中的意思,总以为这是一首失恋情歌。如今年长了,心定下来了,再次品味这首歌,恍然大悟,像是打开了新世界,感觉惊喜、意外。也许,这就是一个故事,万种解读的乐趣所在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