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娶式”结合下,婚姻对两性的含义大大不同 | 谈谈嫁与娶(上) 一. “嫁娶”说法的来源和意义 二. 被“嫁”女性所失去的

在我们的社会里,当说到结婚,往往就是指嫁娶之礼。所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同样是结婚,对男性和女性的说法是不一样的。日常中,当表达要结婚时,相对于直接说“某某某要结婚”,更常见的说法是“她要嫁人”或“他要娶妻”。

相比之下,英文中对结婚则没有性别上的划分,无论是对于男方还是女方,都统一说“marry”。求婚时会直接说“will you marry me?”,但这句话翻译成中文,并不会直接说“你会和我结婚吗?”,而是有性别上的划分:“你愿意嫁给我吗?”或者“你愿意娶我”吗?

表面上,这只是语言表达上的差别,但往深处看,背后其实深刻反映了父权社会下,婚姻对于两性的意义是不同的。

下面就来详细聊聊。(PS:为了避免文章过长引起阅读疲劳,这里拆分成上下两篇)

一. “嫁娶”说法的来源和意义

首先说说嫁娶说法的来源。

对于“嫁”,在古汉语中,这个字是从“家”字而来的,女子出嫁又叫“归”,即回家。

对于“娶”,这个字上面是“取”,指迎取、取得,因此“娶”代表男子把女子接过来,迎接她“归家”。

“嫁”对应的是去,“娶”对应的是来。

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尽管婚姻是男女双方的结合,但这种结合是不平等的。在这种“嫁娶式”结合下,婚姻对于两性的含义便产生了很大的不同。

对于男性来说,是“娶”,意味着取得对女性的所有权。因此,婚姻对他的自我并没有太大影响,他依然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而与此同时,婚姻还可以帮助他扩大和确认自己的生存。妻子的到来,让他顺利地为家族传宗接代,同时他的起居生活也得到了更好的照料。同时,在职场上还有“父职奖励”的说法,指的是当男性成为父亲后,更有可能让他获得更好的升迁加薪机会(这与“母职惩罚”形成鲜明对比,即女性因生育而在职场受到歧视)。

于他来说,妻子和婚姻永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已,而不是他个人价值的全部。这只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种命运。他还可以拥有更丰富多彩的人生模式。

对于女性来说,是“嫁”,是被原生家庭“献出去”,她从舒适的备受呵护的原生家庭环境中离开,成为男方家做家务和传宗接代的工具,从此,相夫教子就是她生活的全部。婚姻,意味着她人生的最终归宿。

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她多少断然与她的过去断裂,成为丈夫所有物的一部分。历史上一些法律,例如早期罗马法,规定妻子必须服从丈夫,她不能拥有任何独立财产。

因此,一嫁一娶,让婚姻的实质变成了对女性所有权的转移——从女方家族转移到丈夫家族,而不是两个平等个体之间的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女性就如一件被交易的物品,被送到男方家里,没有自主权。

二. 被“嫁”女性所失去的

在这样的不平等结合下,女性从中失去了很多。下面列举几点

1. 首先,她没有了自己的家。

传统上认为,女子结婚后,婆家就是女子的“新家”。但其实,即便在婚姻期间她有享受婆家一切的权利,但一旦婚姻破裂,这一切便一般与她没有了联系。

另一方面,当嫁出去后,她在娘家的地位就更不用提了。所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一旦她嫁出去,她就成了“外人”,没有了土地继承和财产继承权。甚至如果她回娘家,还会被看作不吉利。

例如一些地方的习俗规定,出嫁的女儿要是在新年期间回娘家,会影响运气,对家中兄弟产生不良影响。这导致了有些地方的远嫁女孩,每次回娘家,大年三十都不得不在酒店度过,甚至在外面顶着寒风游荡到除夕12点以后才能回家。

因此,要是出嫁的女子离了婚,那简直可以说无家可归。网上有句话很形象:女孩子长大后,是没有家的。

2. 她失去了自己的姓氏或名字

在全世界很多地方,女子结婚后都是冠夫姓,称为“X太太”“XX夫人”,例如为科学做出伟大贡献的居里夫人,也是以其丈夫的姓氏作称呼。

而在中国古代,女性一般有姓无名,在出嫁后,有时会用“夫姓+父姓”再加上“氏”称呼,例如“张李氏”。

这情况让我想到了热播的美剧《使女的故事》。里面表现的是一个男性极权社会,因受环境污染导致出生率骤降,有生育能力的女性被迫沦为“使女”,成为统治阶级(即“大主教”)们的生育工具。

这些使女们一开始就失去了自己原有的名字,而是随着自己被分配的大主教家庭而更改名字,以“of+大主教姓氏”称呼,例如“of·Fred”,意即“属于弗雷德的”,体现她是大主教家的“私人物品”。

尽管这部美剧被标记成“科幻”,但实际上却一点都不科幻,现实得很——那些出嫁后随夫姓、甚至连名字也没有的女性们,不就和这些被作为生育工具的使女们一样么?她们从来都不被看作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人,姓氏和名字并不重要。

另一方面,便是冠姓权的问题。

即便时至今日,法律明确规定,生下来的孩子,既可以随母姓也可以随父姓,但在大部分情况下,孩子的“冠姓权”一般都是默认给了男方——女性在鬼门关走一趟以命博来的孩子,男人却不费吹灰之力获得了一个冠姓权。更别提在养育过程中女性往往是付出更多的一方。

这种随父姓的习俗,是重男轻女思想的直接原因。即便从生理上为生育付出更多的是女性,但她们依然被看作是不能继承“香火”的人。

这就正如《第二性》所说的:

女继承人不继承遗产,而仅仅只是一部生产继承者的机器。

(下篇再续)

我是G小姐,公众号「G小姐的自由世界」,分享爱、情感和心灵,带你穿过纷繁的表象,从深处了解性与爱。如果对您有启发,欢迎点赞、评论、关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