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平等的意义/随想

卢梭说,人生而平等。这是应然的理念和价值追求。

这不是实然和现实。

相对而言,从人格上强调平等,更有意义。

首先要明确一下什么是人格。跳出各种概念,荣格的说法更简明:

文化的沉淀是人格。

我这样理解:集体的人格是文化,文化的个体是人格。

文明是文化的技术纬度,因此文明是进化的。但作为整体的文化,并不在时间维度形成阶梯,比如唐有诗、宋有词、元有曲,所以任何时代的文化都有高峰,都值得尊重。

同样,在空间维度,文化也各有灿烂。比如东方、西方,比如少数民族、多数民族。如果用“文明”为借口来改造文化,最终将被现实埋进坟场(星条旗的多次黯然落下就是极好的例子)。

说回个体。余秋雨说,人格指的是一个人的生命格调和行为规范。我想,人格平等最主要的意义是从认知上明了人的自信和尊重:不是心理学也不是哲学,而是实实在在的认知。

无论任何时代、任何地方的人的生活习惯、行为规范,只要符合法律法规、风俗理念,就是值得尊重的,所不同的,是在具体环境和场景中,会有呈现不同、适应不同的问题。比如我们不能用我们今天的一夫一妻制来说古人或者西边的沙特人不尊重妇女,也不能说乡下人不讲卫生或者说城里人不会干活,等等。

那么,我们个人,首先应当对自己对生活习惯、行为模式要自信,相信我们言行举止的存在合理性,从而获得自我认同,产生一种自在和自信。

另一方面,我们要对等的平等对待他人,认同他人存在的合理性,从而尊重他人。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人格上是平等的。从人格维度平视,自信、包容,这个世界会变得平和又斑斓。

ps:一些穿越文,总是习惯用现代的思维和科技一路横扫过去,却没学会接纳、包容古代文化。所以,在我写的武侠小说里,穿越过去的主人公绝对不能用现代科技,反而要不断学习古代文化,成为那个世界的一份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