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匱要略》筆記64|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第十七:下利的脈診、治症原則及辨症

夫六腑氣絕於外者,手足寒,上氣腳縮,五臟氣絕於內者,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

腑爲陽,如果一個人的陽氣絕了,手腳就會冰冷。“上氣腳縮”,胸爲陽,陽絕了,模膈膜會往上縮,呼吸很短,陽所在的四肢會緊縮(抽筋),這種現象出現代表腑氣的陽要絕了,要把胃氣弄回來。

五臟氣絕者”,如果是肝、心、脾、肺、腎五臟氣絕時,“利不禁”,人的大小便由陽控制着,有陽便能固表,這個表不僅指皮表,還包括固攝大小便。吊死的人,若見地上有大小便的濁物,代表人走掉了,陽氣已絕,肛門、尿道口都打開來了。如果“下甚者”,下利嚴重時,喫完食物就全部拉出來,“手足不仁”,病人還有氣但是沒有血,因爲營養通通被拉掉,所以會出現手腳麻木的現象,但病人不會感覺到冷。

下利,脈沉弦者,下重,脈大者爲未止,脈微弱數者,爲欲自止,雖發熱,不死。

這一條辨講的是如何用脈去查下利的病人現在到了什麼階段。“”代表裏,脈很深,到了骨邊才摸到,“”代表寒,當摸到病人的脈是“沉弦”時,代表裏寒很盛,此時下利若不治好,就會越下越重,這時需要靠藥物來治。

如果是“脈大者爲未止”,《內經》雲:“脈大者,病進”,脈很大時,代表病越來越嚴重。此處之所以呈現脈大,是因爲陽氣正在跟腸胃裏的病毒相抗爭,所以是“爲未止”。

脈微弱數者,爲欲自止”,脈微的時候代表胃氣恢復了,雖然脈跳得很弱,但是很均勻的慢慢在跳,稍微一點“”,代表腸胃的功能慢慢恢復過來了,陽氣要回頭了,下利要自行停止了。“雖發熱,不死”,此時如果病人有發熱,也不會有危險。陽氣不夠時會一直下利,到了最末的時候,就像蠟燭燃盡前的燭火會突然亮一下(迴光返照),故會有發熱的現象,如果脈是微弱的,病人不會死,若脈數大者又發熱,病人就比較危險。

又比如,小孩子發高燒,看他的舌苔,白白的一層,不是很厚,代表胃氣尚在,任何病只要胃氣在,就不會死人。如果胃氣沒有了就很危險,因爲胃氣沒有了,代表腑的功能沒了,此時的熱是假熱,不是體能跟病毒相抗產生的熱,而是陽氣要失散掉的熱。

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

當一個人下利到手腳都冰冷掉,脈都摸不到,這時給他灸關元、中極、中脘等,再怎麼重灸手腳也“不溫”,若“脈不還”,脈回不來,“反微喘者”,剩下唯一的一點陽氣,這都是死症。

少陰負趺陽者爲順也。

少陰脈是尺脈,跌陽脈是關脈,即胃脈。關脈比尺脈大是正常,爲“”,再下利也沒問題。這是以脈來判斷,不記得也沒關係,有的人沒有手,用望診,看氣色、聽聲音便知。最怕下利的人講話沒有元氣,手指尖無血色,便知貧血了,病情很嚴重。

遇到下利最嚴重的病人,摸他的尺脈,開始時找不到脈,逐漸的脈從尺脈開始往關脈上跳,便知道這個病人被救回來了。我們左手的尺是腎,主水,左手的關是肝膽是木,所以當摸到尺脈往關脈上去,表示病人身體正在水生木。中醫脈診很有趣,又比如:右手胃脈的地方是右關脈,正常的胃脈是緩脈,現在卻摸到弦脈,就是摸到肝臟的脈,代表肝木克到胃土,也就是說肝腫起來頂到胃。

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令自愈。

下利的人,照理說津液傷到應該會渴,如果不渴,就代表裏寒很盛,如果有渴,代表胃熱回來了。胃的熱氣回來時,病人一定會想喝水。

下利,脈緩有微熱,汗出,令自愈;設脈緊,爲未解。

下利的人,如果脈是緩的,代表胃氣回來了,這是正常的脈,此時就算你不治他,他也會自己好。治病的原則是:不管多重的病,只要把胃氣固到,就可以延續生命。不去治而讓病人自己恢復,經方家是贊成的,能讓病人的身體自己恢復,對病人的身體只會更好,抵抗力也會增強。如果是“脈緊”,緊是寒脈,代表病還沒有完全好。

下利,脈數而渴者,令自愈;設不差,必圊膿血,以有熱故也。

下利,脈數而渴,代表胃氣回來了,病人會自愈。如果沒有好,大便就會帶膿血出來,“以有熱故也”,就是腸胃裏面仍有熱,所以喝了水以後沒有自愈,此時會由寒利轉成熱利。

如果先血後便,是痔,先便後血,是腸胃出血。這裏講的是血便混合,裏面有熱,西醫講的大腸發炎,西醫開抗生素,把好的細菌一起殺了。有時候是病人本來腸胃功能不好,一感冒吃了抗生素,導致表邪下陷造成下利。

簡單講,下利的人脈數而渴,如果自己不能痊癒,一定會大腸發炎,最初淺的方子是葛芩連湯,治療一般的熱利,但是遇到有膿血時就沒用了,後面會有方子。

下利脈反弦,發熱身汗者愈。

下利”時如果“脈反弦”,病人發熱有汗,這是要痊癒的症侯。照理說脈弦代表寒,代表有水氣,寒的話應該不會有發熱,但是病人卻有發熱的症候,代表病人陽氣回覆了。陽氣回覆的時候,寒氣就會慢慢化掉,津液會回頭。這條辨應該是你摸脈的時候,病人正好寒氣要去,正氣要回頭時,就會有這種現象,所以病人會有發熱的現象。

下利氣者,當利其小便。

下利氣者”就是拉肚子又放屁,張仲景說“利其小便”就會好。五苓散、豬苓湯都是利小便的。

爲什麼要利小便呢?小便很好,代表病在血分;小便不好,代表病在氣分。因爲正常的小便是氣化後纔出來的,如果氣化系統有問題,小便就會有問題。像前列腺肥大的病人,中醫按症稱爲頻尿,這種小便不利就是病在氣分。肝炎的病人小便是正常的,只是小便顏色很黃,看來像茶色一樣,代表氣分沒有問題,病在血分,這只是協助我們辨症用的。中醫用一些很簡單的症狀就可以知道人體裏面藏着些什麼了,是站在外面就知道里面發生什麼事情了,這是聖人之學。

下利,寸脈反浮數,尺中自澀者,必圊膿血。

寸脈是陽脈,本來浮在上面,現在浮又大,代表陽在上面下不來,陽沒有入陰。正常人,陽從胸陽下來到腹部入陰,陽能入陰就不會下利,陽不入陰就會下利。

尺中自澀”,澀脈就是血不足,代表下焦血分傷到,血就會離經判道,這時會排膿血出來。

下利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脹滿。

這條是下利的治症原則。“下利清谷”,喫啥拉啥,不可攻表解表。比如:病人惡寒、無汗、骨節疼痛,是麻黃湯證,但又下利,這時絕不可攻表,要先解裏,若攻表“汗出”,身體會脹滿。

下利清谷,代表腸胃裏虛寒了,裏寒很盛,應該開溫裏的藥,而發表藥是攻表陽被寒約束時用的。如果裏寒重時用發表的藥,會讓表虛掉而裏寒外出,就會感到腹脹滿,這種是虛脹,不是實脹,是氣悶在那裏不能動,因爲陽氣被髮表藥發掉了,所以肚子會脹滿。像遇到這種情形,病人下利清谷,要開大劑的溫中藥物,像真武湯,真武湯也是利尿劑,利不止時我們會去利小便,把裏面的水從小便導出來,重用炮附子。再加乾薑甘草,因爲真武湯利尿,要將裏面的寒去掉必須加別的藥纔行。

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必鬱冒汗出而解,下利清谷者,其人微厥,所以然者,下虛故也。

下利的人應是虛的。“脈沉而遲”,沉代表裏,遲代表寒,這是裏寒很盛造成的下利。臉上是胃氣(陽氣)所在,一點點紅代表胃氣上浮,“身有微熱”,就是還有一點陽氣在。胃的陽氣平時是不會顯現在臉上的,什麼時候會顯現在臉上呢?身體極虛的時候,胃裏的陽氣就會跑到臉上,臉上兩頰就會變得比較紅。這個時候“必鬱冒汗出而解”,此時如果流汗出來,就代表陽氣恢復,病情會自解。這是脈(沉遲)症(下利)合,胃氣會回來。

但是有一種下利很嚴重,也同樣會出現“面少赤”,胃陽往上升了,但是病人沒有汗出,還在“下利清谷”,代表是虛陽,不是真正胃腸的陽,病人會因爲極度的下虛而有點昏迷的現象,這是壞病,表示病人裏極虛了,這就是中醫所謂的“戴陽”,戴陽是很危險的症狀,要特別小心。

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

下利之後連脈都摸不到,加上手腳冰冷。“晬時”是兩個小時,就是一個時辰以後,如果脈回來了,手腳也都溫起來了,就活了。脈不再回來時,就是死亡了。

遇到危症時,病人持續下利不止,而且是清谷,連大便都沒有味道,就是裏寒極盛。這時你摸他的脈都沒了,病人臉色發白、嘴脣發青、四肢都冰冷掉,這個時候,喫什麼都不吸收,此時用大劑的通脈四逆湯來救逆,喝下去可能拉掉七、八分,但只要有兩分進入身體,就可以將裏寒排除,命就救回來了。煮藥時可灸關元、中脘,希望胃氣能恢復。

相關鏈接:

《金匱要略》筆記63|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第十七:打嗝方(橘皮湯/橘皮竹茹湯)

《金匱要略》筆記62|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第十七:嘔吐方/尿毒症/胰腺癌/害喜

《金匱要略》筆記61|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第十七:基本觀念及嘔吐主方(吳茱萸湯/半夏瀉心湯)

注:文中涉及到的處方僅供學習交流,不作他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