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反常行爲都是有原因的

第二次看《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相比第一次,有了更多的收穫。

第一章是《整個人都不太好》,鼴鼠和河鼠在一起住。準確來說,河鼠非常精明能幹。鼴鼠生活常識方面非常欠缺,所以經常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麻煩。每當這時,總是河鼠挺身而出,幫鼴鼠擺平一切。

但是鼴鼠卻不快樂,因爲他感覺沒有辦法做自己。他永遠不能在犯錯後通過自己解決問題,收穫經驗,獲得成長。

而河鼠在一次次幫助鼴鼠的過程中,認定了鼴鼠就是不行,什麼也做不好。總是把鼴鼠的不堪往事拿出來說,以顯示自己的優越,繼而貶低鼴鼠。

生活中也經常遇到這樣的人,比方紫熙的媽媽,她不相信紫熙能做好任何事,總是自己一邊幫紫熙做好所有的事兒,一邊嘮叨:你看你把家弄成了啥樣;你看你買這都是啥,這麼難用;哎呀,你能幹啥,啥都幹不好……

記得有一次,紫熙媽媽生病了,紫熙帶她一起去醫院裏看醫生,拿了藥。回了家,紫熙媽媽不顧自己渾身沒勁,立馬打掃衛生,同時嘴裏不停地叨叨:看着家裏亂的,你都不能早點起牀收拾一下。你看你爸,往那兒一坐,啥也不管,真是沒眼色。指望他,啥事兒也幹不成……

紫熙老頭兒,大兵也是如此。一進家門,手不閒,一會兒收拾這兒,一會兒收拾那兒,當然嘴也不停。

別人不能做一點錯事兒,就好像讓他抓住了把柄,能被他叨叨一輩子。

紫熙媽媽,大兵和河鼠真是如出一轍,貌似付出挺多 ,但這付出,不是心甘情願的,不是真心爲別人好。只是爲了積累自己的道德資本,顯示自己比別人厲害。

實際上,他們也都是可憐人。小時候得到的關注和認可太少了,相反卻被過多的批評和指責。沒有得到過關注和認可,他自然也不會以正確的方式給別人關注和認可;他從父母那裏得到的都是批評和指責,自然他也只會批評和指責別人。在他心裏,父母就是應該這樣的,這就是父母表達愛的方式。

同樣,被批評和指責太多的孩子,一遇到問題,就會條件反射般的想到要推卸責任,否則我又要被指責了。他們內心受不了被批評,被指責,就把這份無助投射出去,把錯誤推到別人頭上,讓別人去承受這份無助。

想到這裏,突然理解了小李的行爲。

最近小劉當上了學習委員,有一次該發作業了,小劉沒去。紫熙只好找小王發作業,一上課,發現發的作業有問題,紫熙還沒說話,小劉趕緊站起來聲明:“老師,今天作業不是我發的。”

當時,紫熙還笑他推卸責任倒是挺利索。

小劉與紫熙媽媽和丈夫也有着類似的童年,在家裏沒有人關注 ,經常被批評。到了學校裏,同學經常一點小事兒就告他狀,老師嫌麻煩,一有人告狀,就狠批他,雖然有時並非他的錯。

此刻,紫熙心裏對媽媽,對丈夫,對小劉的抱怨和不滿瞬間沒有了,留下的只有憐惜。紫熙現在沒有力量給他們無條件的支持和關愛,但是也下定決心要全力以赴。

現在才發現他們都是紫熙生命中的貴人,如果不是他們,紫熙肯定不會如此努力的學習心理課 學寫拆書稿,薦書稿。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