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给父母的建议2

亲子教育专栏编辑:仙灵推荐

推荐语:孩子都有好奇心,充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教会他们认字,寓教于乐,孩子也会更愿意更喜欢去认识新的字。


回想起来,孩子学习认字时的情景也是很可爱的。有一天,女儿得到了几张方格纸,我还没想好可以做什么用,女儿已拿起笔在上边写起字来。她越写越开心,后来照着iPad上的字,不停地写下去,写了满满一页,后来又写了两页三页。我看了看,似乎还不错,有模有样,真不知她是什么时候学会写字的。有一次她写时,我在旁边看了一会儿,发现她是照着字描画而已,全然不顾笔画笔顺。她把写字当成了画画。难得她喜欢,所以即便笔顺不对,笔画不规范,又有什么关系呢?我就默默走开了,一点也没纠正她。就让她开心地写去吧。

假期里,偶然发现了一个好玩的识字方法。我让她看书,她总不愿意看,说不认识字。我为了不被她纠缠,便急中生智,说,你去拿一支笔,拿一本你喜欢的书,你把不认识的字都圈出来,等会儿我来告诉你。她果然很乐意地去干了,我终于暂得了一点安宁。其实我平常是不鼓励她在书上乱画的。过了一会儿,她就过来给我看,让我来讲解不认识的字。我一看,她圈起来的都是认识的。这样也行。我把剩下的字给她说了一下,她觉得认识了,便又画个圈。不过这样认识的字,在下一页遇见时,她又忘记了。

往常,我几乎从未曾有意识地让她通过看书来认字。一般的书,都是我读她听,她也就只认得书名。她认识的几个字,也都是零零散散地在生活中习得的。看到什么铭牌、包装、广告等,她问,便告诉她。有一次,在小区里看到草地上的指示牌换了新的,是一棵小花的形状,上边写着:“少一串脚印,多一份绿意。”我问女儿这写的是什么。她指着念:“少一串脚……”印字不认识。但脚字她是怎么认识的,有点出我意外。我把那两行字读给她,她又问是什么意思。我解释了一遍,她便说:“那是不是多一串脚印,少一份绿意。”我想了一下,感觉也说得过去。小孩子的逻辑也不错。

还有一天早上,我送女儿去幼儿园,乘电梯时,她指着电梯内墙上的广告海报对我说,“妈妈,你看‘扫码兔’。”我一时没明白,想着这“扫码兔”是个什么事物。仔细一看,笑得我直不起腰来。原来广告上写的是“扫码免费领……”难得她竟认识扫码两个字。小孩子读白字的欢乐,还有很多,往往是一笑之后就忘记了。

看到胡适在一篇文章中,称自己是“一个早慧的小孩,不满三岁时,就已认了八百多字,都是我父亲每天用红笺方块教我的”,与同事说起这个,说胡适是不是在撒谎。同事说,她家孩子上小学了还不认得多少字。不过,她又说,有的别人家的孩子已经认识三千多字了,有的还会读英文了。三千字是什么概念?我设想不出。但是这很让人扫兴呀。刚开始为孩子认识几个字而生的欢喜,在三千字面前肯定是微不足道的。

不过我还是继续为我这欢喜而欢喜。认识多少个字其实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重要的是这认识的过程呀。每天看着她,睁着好奇的眼睛,一点一滴地接触、认识、了解周围的一切,这是件足够奇妙的事情啊。而那最后的结果,认识了几千字,反而是归于平凡的不值一提了。从她开始认识第一个字起,她逐渐了解字的奥秘和神奇,知道字可以表述一个故事,可以说明一件事情,可以表达情感,这个过程实在是弥足珍贵。所以就连那念错字的欢乐,也是不可多得的。有一次,女儿拿出一张纸,说要给她的一个同学写一封信,待明日见面时交给对方。在可以见面,可以视频,可以畅所欲言的时候,还想要通过写信来表达点什么,我想这就是她对文字的神秘力量的领悟吧。

近来晚间偶尔读一读《给父母的建议》。这本书放在床头柜上很久了,只在想起的时候很随意地读一点。书的内容非常简单朴素,没有多少理论性的知识,但每一节都能打动人心。作者一定是对教育和生活都有卓越体会和见识的人,所以才能将优异的理念写在素朴的文字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对教育别人和教育自己的理解,他说,这两者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孩子本身就是巨大的教育力量。不但是我们在教育孩子,我们自身也在接受孩子给我们的教育。这可能才是孩子对于我们的意义所在吧。有时候,望着女儿,看着她一天天长高,俨然已到我的腰间,而且各种奇思妙想多如泉涌,时不时还会纠正我说错的话,我总会有恍惚的感觉。仿佛她就是另一个我自己。或者她已超出于我。有时候又觉得有骄傲之感,这么大一个可爱的孩子,而我竟是她的妈妈。

在这本书里,有许多段落是应该多读几遍的。

从孩子有了意识时起,父母就应该引导他观察周围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留心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观察的能力,发现那些一眼望去没有什么特色的事物的能力,是支撑思维翅膀飞翔的空气。理性、思维、智慧的最初源泉就隐藏在周围世界之中,隐藏在那些使人感兴趣、被人发现和认识的事物之中。
从有人类文明开始直到现在,周围世界,首先是自然界,一直是人极为丰富,取之不尽的思维源泉。只要你善于发现,并将自己的发现展示给孩子,就连灌木丛生、最不起的小沟壑里,也能发现许多令人惊奇的东西。那令人难忘,使孩子迷惑、诧异的时刻,就是孩子求知欲望升腾的时刻。

这不是多么高深、新鲜的理论,但生活的乐趣、孩子的幸福感,也就在这持续不断的发现、认知之中吧。想起来有一次,女儿与小朋友在小广场玩球,球滚到了草丛里,她去捡,就停住了,回头对我喊:“妈妈,这草丛里有一棵喇叭花!”然后她给我描述,开了一朵,旁边还有一个花苞,应该也快开了。我立刻很感兴趣地回应她说,这么冷的天还有喇叭花开啊,真不容易,你别踩到它了。那个时候,我确实是有一些感动的。平常,我俩出去,总是我喊住她说,这里有一朵花,让我停下来看一看。

还有一次,在小区内的花园旁边玩,秋天的月季花丛里零星地开了几朵新花。女儿说,那有一朵淡紫色的。是的,以前还真的很少看见紫色的月季花。那个颜色淡雅别致,确实不同寻常。她说,等我回到家看看我那本书,告诉你这是什么紫。家里有一本色谱的书,上边有关于各种色彩的名称,大约上百种,都很有趣。是她非常爱翻看的一本书。她对颜色的识别,比我强许多。

2021.10.13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