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致死》读书小记

《娱乐至死》尼尔波兹曼著,章艳译

多年前就对这本书感兴趣了,一直没有机缘,尝试过在网上寻找电子版的,但总是读不进去,近日忍无可忍下单这本书,次日就到了,看了封面的那句: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果断放下读了一半的《菊与刀》,我一直觉得读书就是要读“书”,印刷出来的文字和着油膜香,才能打开大脑的开关,将信息输入思想,这大概也是为什么之前电子版一直读不进去的原因吧,这本书刚读了个开头,就不得不惊叹于它的神奇,作者似乎在三十多年前就洞见了现代人的浮躁,大概是传媒阶段的进化如出一辙,从印刷媒介到电视媒介是如此,从电视媒介到如今的网络媒介亦是如此。所遵循的规律大概就是赫胥黎在近100年前就已经看到的:人们会渐渐爱上工业技术带来的娱乐和文化,不再思考。

放到我们所处的时代,从影视剧到短视频,从读书到听书再到拆书,人们越来越热衷于花费尽量少的时间去接受尽量多的信息,越来越没有耐心去看故事的起因开头高潮结尾,更多的时候甚至恨不得连高潮也省略了,只要一个结尾。诚然很多时候,我们确实用了比较少的时间获得了一个看上去算是结果的结果,但获得结果之后呢,就读书而言,听大咖讲书我么也得到了一本书的精华,了解了它的脉络和中心思想,但是我们所获得的这份“精华”是基于别人的理解感悟,这样机械的不带思考的“阅读”真的算是读过这本书了吗?换句话说,这样的阅读,你只是拿到了一本书的名片,并没有认识他。就像是同样一个苹果,你亲自一口一口咬下来,嚼碎,咽下去的过程跟喝一杯鲜榨果汁所得到的营养和体验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正式看书前由封面而来的一点感悟,接下来的几天,要一口一口的将这本书咀嚼下肚,期待它将给我带来的体验和思考。

书摘

1、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尼尔波兹曼

2、通过电视和网络媒介,一切都以娱乐的方式呈现,,人类心甘情愿成为娱乐的附庸,最终成为娱乐至死的物种。

3、人们会渐渐爱上工业技术带来的娱乐和文化,不再思考。

4、前言:

      悟——大数据究竟是在服务我们还是在掌控我们,文化的影响潜移默化,当你发现苗头时,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涉黄涉暴的游戏泛滥,这对于青少年的影响当时并不太明显,我虽未深入研究,但总觉的,近年来刑事案件的低龄化,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冷血自私与之有很大的关系。

5、第一章:媒介即隐喻

P4:关于政治家、播音员、商人的比喻:

      感悟——人类所有的关注点都开始浮于表面,倾向娱乐化而忽视内在深层的规律。人们越来越乐于接受一眼就能看到的东西,越来越懒于思考,久而久之,造成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思考能力的退化。

P8:在电视上,话语是通过视觉形象进行的,也就是说,电视上会话的表现形式是形象而不是语言……电视需要的内容和其他媒体截然不同,电视无法表现哲学,电视的形式注定了它同政治哲学是水火不相容的……印刷术时代步入没落,而电视时代蒸蒸日上,这种转换从根本上不可逆转的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因为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媒介,不可能传达同样的思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