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愚蠢不自知,不如做個尷尬到底的人

人生最難的,莫過於追求幸福和尋找自由。爲什麼這麼說?一方面是每個人的標準不同,適合他的方法,不一定適合你;另外一方面原因來自人的貪慾,大多數人都會在得到一定以後,不知疲倦索取更多。所以,不管是追求幸福,還是尋找自由的方法有很多,但並不適合所有人。

在翻開《一旦能放聲嘲笑自己,你就自由了》這本書以後,我改變了前面的這個結論,也許,獲取自由有一個通用的方法——放過自己。

在書中,作者梅麗莎·達爾選擇了一個獨特的視角——“尷尬學”,來解讀人們所追求的自由。關於自己的研究,她幽默地寫到,截至目前已經非正式地研究了“尷尬學”將近30年,直到近兩年纔開始正式研究它,爲了完善自己的理論體系,她還採訪了相關領域的專家們,希望可以弄清楚,“尷尬”到底在我們的人生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

作者梅麗莎·達爾曾是《紐約》雜誌的高級編輯,所以,這本書的講述方式並非是學術性的,而更傾向一種訪談錄。在閱讀的過程中,跟隨作者的腳步,聽着那些來自不同人的故事、經驗,一點一點撥開了“尷尬”真面目。從作者所見、所聞和親身經歷過的這些“尷尬事”,很容易讓人產生共鳴,甚至喚起自己的“尷尬”記憶。

託這本書的福,我也想起了那些尷尬的時刻,比如某次走在街上 ,大姨媽來了,自己不知道,一個陌生女孩提醒了自己,我只能尷尬的說“謝謝”;某次遠遠看見班主任,想躲開他,就走了另外一條路,最後還是遇到了,心裏特別尷尬,想着還不如不換這條路;與某個很要好的朋友相約,他說自己有事不能赴約,結果在外閒逛時,看見了對方……

在生活中,有時我們會因爲自己幹了蠢事,或者說了傻話,而感到尷尬,無法釋懷;也有時,會因爲別人做的事,說的話感到尷尬,不知所措。可與一般人對“尷尬”的諱莫如深不同,在《一旦能放聲嘲笑自己,你就自由了》中,它幫我們重新認識了“尷尬”,或者說是爲它正名。作者認爲尷尬不是一種性格,也不是一件記憶中的糗事,而是一種情感,是一種自我意識覺醒

正如,書中提到的拜阿米人第一次聽到自己的聲音,第一次看到鏡子裏的自己時,會感到恐懼一樣,們產生“尷尬”這種情感時的臉紅和不知所措,實際是自我發現、自我意識的正常反應,進一步讓你明白——“啊,原來我是這樣的”。

在《傲慢與偏見》中,柯林斯高傲愚蠢卻不自知,而《理智與情感》中愛德華·費勒斯,明白自己的笨拙,卻在努力彌補,相比之下,似乎後者顯得更加可愛一些。因此,與那些愚蠢卻不自知的人相比,坦然面對尷尬,感受這種情感的人,纔有機會從第三視角重新認識自己

如果用書中的話來說,就是“通過別人的眼睛看待自己,會讓你在那一刻覺得自己愚蠢而不通世故,但是如果你想讓自己真正成爲你心中理想化的樣子,就必須那麼做”。也就是說,尷尬是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一環。因爲當我們有“尷尬”感時,會發現自己哪裏不好,這樣才能知道如何改進,如何推進自己不斷進步。

這進一步幫我們揭示了尷尬最核心的兩個好處:共情和謙遜。你仔細思考或觀察,就會發現,容易尷尬的人更關注別人的目光,而非自己,這讓他們更謙虛,共情能力也更強。但尷尬這件事,也是要講究尺度的,如果無法把握好這個度,就會陷入“尷尬漩渦”中。最常見的表現:

(一)在內心裏不斷重播那些尷尬;

(二)在意別人的眼光,以別人的標準要求自己,沒有主見;

(三)膽小,不自信,不敢在公衆場合講話。

其實,要想利用好“尷尬”,不是隻關注自己,也並非是眼睛只看到他人,而是學會分離視角,正視自己,明白自己的不足,看到進步空間,然後努力向前。

此外,如果你總是容易被“尷尬事”折磨,在書中,作者還提供了兩個方法:(一)對自己更好一些;(二)學會忘記自己。當你以爲別人在意你的時候,你的情緒、狀態都會動搖,可實際上,那一刻並沒有人注意到你。所以,正如演員在舞臺上出錯了,不要在意,繼續表演一樣,在生活中遇到尷尬事時,不妨試着放開自己,接納“尷尬”,重獲內心的安寧。

在《一旦能放聲嘲笑自己,你就自由了》中,作者引用了哲學家阿蘭·德波頓的這段話:“如果我們不常常爲自己感到深深的尷尬,自我認識的旅程便尚未開始。

每個人最難跨越的,就是自己爲自己設置的鴻溝。就像《小馬過河》的故事中的那條河一樣,只有設身處地,自己真的去想、去做了,才能知道那條河有多深,適不適合自己,而這對我們來說就夠了,即使做錯了,又有什麼關係呢?想要成就人生,必先成就自己。因此,請大聲嘲笑做過的蠢事,說過的傻話的那個自己,做個自由的人。



~hi~

我是書不白讀,感謝你的閱讀。

如果有話想跟我說,可以留言哦!

如果你也喜歡讀書,或者不知道讀什麼書,

可以關注我,一起讀書O(∩_∩)O~~

感謝遇見,期待未來更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