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門(DU4) Gate of life

《鍼灸甲乙經》: 命門 ,一名屬累 ,在第十四椎節下間, 督脈氣所發,伏而取之。


【文獻摘要】

《 鍼灸甲乙經 》: 頭痛如破,身熱如火,汗不出,瘛瘲(《 備急千金要方 》作頭痛),寒熱,汗不出,惡寒,裏急,腰腹相引痛, 命門主之。

《銅人腧穴鍼灸圖經》:治頭痛不可忍,身熱如火。汗不出,瘛疚,裏急,腰腹相引痛。

《 鍼灸大成 》:主頭痛如破,身熱如火,汗不出,寒熱痃瘧,腰脊相引,骨蒸,五臟熱,小兒發癇,張口搖頭,身反折角弓。

《 類經 圖翼》:一雲平臍、用線牽而取之……若年二十以上者,灸恐絕子。


【穴名解】

命即生命,門即門戶,腎爲生命之源,穴在兩腎之間,相當於腎氣出入之門戶,故名命門。

命,指生命,重要之意。《說文》:“命,使也。”在此爲生之極。門,爲出入之處,指其爲生氣出入通達與維繫生命之處。人身命門之處不一。以及此則以《難經·第三十六難》,謂兩腎之間爲五臟六腑之本,生命之源,是男子藏精、女子系胞之處,稱爲命門。《黃庭中景經》李注:“命門,一名玉都,下丹田也。精氣出入,神之所居,當臍後是也。”

命門爲道教名詞,指下丹田。下丹田位居人體中心,範圍包括神闕、關元、氣海、命門等重要穴位。

《玉曆經》說:下丹田是人命的根本,精神之所藏,五氣之元,在臍下三寸。

《道·黃庭篇》認爲命門爲性命之門,在臍下一寸三分,爲下丹田。道教丹書多認爲下丹田是性命之祖、生氣之源、呼吸之門、五臟六腑之本、人初生結胎之所,故稱爲命門。

中醫稱兩腎之間爲生命之門,簡稱命門。此就內景而言也。若自外景觀之,本穴兩旁平於腎俞,本穴居其中間,亦猶內景命門居於兩腎臟之間也,故稱本穴爲命門。以其橫通足少陰之經,故本穴又爲本經橫通腎臟之門戶。


【穴位解剖】

命門穴穴下爲皮膚、皮下組織、棘上韌帶、棘間韌帶、弓間韌帶。淺層主要布有第二腰神經後支的內側支和伴行的動、靜脈。深層有棘間的椎外(後)靜脈叢,第一腰神經後支的分支和第一腰動、靜脈背側支的分支或屬支。

【穴位解剖-層次】

皮膚→皮下組織→棘上韌帶→棘間韌帶→弓間韌帶。

【穴位解剖-神經血管】

淺層有腰神經後支的皮支分佈;深層有腰神經後支和腰動脈分佈。布有腰神經後支的內側支和腰動脈後支。


【功能功效】

命門穴具有補腎壯陽的功效命門穴有培元補腎,強健腰脊作用。

命門穴在第2腰椎棘突下,兩腎之間,有“元氣之根本、生命之門戶”之說,故有補腎壯陽之效,主治各種腎虛所致婦科及男性病。

腎主水,司二便,主骨生髓,又督脈貫行於脊中,故命門穴可治療二陰病、腰腿病和水腫 。

督脈“入屬於腦”,腦爲“元神之府”,因而命門穴可治療神志病。

督脈爲“陽脈之海”,六陽經均交會於督脈,因而命門穴具有通調陽氣、宣散解表的作用。

命門穴用灸法善治虛寒性疾病。

命門穴爲培元補腎、固精壯陽、通利腰脊之要穴,主治脊強,腰痛 , 陽痿 ,遺精, 月經不調 , 泄瀉 ,完谷不化,帶下。

問足少陰經行下腹部,督脈何以得通?現今鍼灸圖書較早年倍加精詳,何以不曾提及?《素問·骨空論》雲:“督脈者合併少陰,上股內後廉,貫背屬腎。”觀此段經文,可知督脈由本穴通少陰之經,又由腎俞穴透入內臟,分屬兩腎。但與陽關之通大腸,略同而小異。陽關先通大腸俞,經由足太陽經分佈內外。本穴之通腎臟,乃由腎俞穴傳導,隨足少陽經而入,因足少陰經自湧泉上行至陰谷穴處,橫交委中,合併足太陽經線,而行於足太陽經之裏層,兩經一表一里,疊並上通,抵腎俞穴處,得與督脈橫通交會,故內經於督脈有“貫脊屬腎”之文。足太陽之經,出腎俞穴處與少陰經分道徑自上行。而足少陰之經由腎俞處獨行入內,屬腎絡膀胱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