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適當示弱是親子溝通的利器

真正厲害的父母,並不是靠強勢去壓倒,或者反覆去嘮叨。

他們懂得:會對孩子“示弱”,纔是家庭教養的利器。

示弱,親子溝通的利器

12歲之後,父母的溝通方式一定要改變。最關鍵是,父母要學會示弱。

可惜,強勢的父母常見,懂得示弱的父母卻罕有。

對許多人來說,父母意味着必須強大,甚至必須保持威嚴。

向孩子示弱,這種近乎“認慫”的行爲,無疑會帶來強烈的衝擊。

更何況,父母應該是孩子的榜樣和引導者,怎麼能向孩子低頭呢。

其實,示弱並非是軟弱,也不是對孩子無底線的讓步。

示弱的本質,是一種養育的智慧,是用柔軟化解衝突的技巧。

小時候,父母是孩子的全世界,他們心甘情願地跟着父母的腳步走。

可當慢慢長大,他們的視野變得越來越遠,個性越來越強,主見也越來越多。

此時,如果父母依然用身份和權威,拽着孩子走,拼命施壓,自然會出現激烈的衝突。

從心理學上來說,逆反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所謂叛逆,只是走向獨立的宣言。

相互較勁,只會讓親子關係的天平徹底失衡。

一個內心不認同父母的孩子,又怎麼會聽從父母的教導呢?

父母學會示弱,意味着看見和傾聽,這種尊重纔是溝通的唯一有效方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