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斷舍離”想起

走友今天參加讀書會,走路的時候跟我們分享讀《斷舍離》的情況:在古老的銀杏樹下,大家圍坐一起讀書談感受……

斷舍離已經從家庭收納走向內心層面,被很多人接受。我覺得裏面的道理與梭羅在《瓦爾登湖》的試驗有異曲同工之妙,跟佛教中的“放下”亦是接近。人對物的佔有,來自人性中的慾望和虛榮。斷舍離物,也是斷舍離那些慾望和虛榮,即放下虛榮慾望,人會輕鬆,人會快樂。現在我們的勞累,我們的壓力 ,似乎來自外界,實質還是自己的內心。我們欲求太多,疲於本命。記得年少時讀朱熹“存天理滅人慾”,非常不解,覺得他太極端,今天才明白他纔是斷舍離第一人。物慾橫流,斷舍離自己的“人慾”,人也許就活得自在快樂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