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請不要小瞧你的一言一行

    週末,我接到一位從普通班選拔進入培優班的學生家長的電話。

      這位學生進入培優班後一直坐在“四號”靠邊的位置(後進生區域),面對他的政史讀背或其它檢測多次不過關,我一邊生氣着,一邊“思維定勢”般覺得這是四號學生的“常態”。於是就用老方法——批評、指責、懲罰等來“老和尚撞鐘”。

    但是,我忘記了,這些從普通班選拔出來的學生,其實都曾經是原班級的前幾名,甚至是穩居第一名的。我不相信他們在七八年級時,檢測過關率也這麼低。是不是進入培優班後,自身已看到很大的差距,可一時間沒能調整過來,結果又受到老師“思維定勢”的影響,他們也真覺得自己就是“後進生”,就是“不過關”的“常客”?

    不行,這推了一週又一週的“爲原普通班孩子們加油鼓勁”的專題會議必須立即、馬上召開——雖然剛接手時召開過一次,但是很明顯——“力度和溫度”還不夠。

    會議中,我一一詢問了他們原班級的成績及默寫過關率的情況,結果真是讓我特別自責愧疚——他們曾經都是過關率極高的,都曾經是班級的佼佼者。然後我表達了自己的愧疚之情,並告訴他們——我們要重新“定位”自己!

    “我們能選入培優班,就一定有我們坐穩培優班的實力(我一一點出他們各自身上的閃光點)。我們首先要相信自己,只有我們先相信了自己,世界纔會相信我們,成功纔會青睞我們。”

    “面對現實,同樣是從普通班選拔出來的你們,現在也存在差距。爲什麼?是因爲你們對各自的標準不一。進入培優班後,肯定要比在普通班時要求要高、節奏要快、骨氣要更硬——要不甘人後,不甘失敗!”

    “面對困境,要學會‘自救’,如果確實有學科聽不懂或跟不上。要敢於向老師、同學請教,‘不懂就問’是一種閃光的品質,‘不懂裝懂’纔是令人鄙夷的自欺欺人行爲!同時,面對心理上的壓力、壞情緒的積蓄等,要學會找到合適的方式去釋放、去排解——比如,我們的聊天本,我們的小組長,我們的老師和媽媽等”。

      第二天,政治默寫,原普通班出來的孩子們“全部過關”,孫瑞梓同學還獲得了“A+”;數學週考,王子默同學獲得了104分,秦如112分,信如113分;當晚的記事本,孩子們也表露心聲——

    週一,我公示了上週各小組的量化分,還特別關注了各小組組長的得分,並告訴他們“組長,就是小組的領頭雁,就是小組的風向標,就要更有責任擔當意識,要用自己的優秀去引領全體組員共同優秀”。當晚的記事本“反思”中,我看到了小組長馬國皓同學寫下的一段話(黑色字體爲學生反思,紅色字體爲家長的寄語):


    臨放學時,我讓學生互相看看“寫給對手的一封信”,於是記事本的“反思”中又出現了關於“對手”的看法與感悟:


    昨晚,突然停電,我與孩子們分享了“班級品牌”的故事,告訴他們“我們之所以努力優秀,是因爲我們要用實力證明——我們配得上九八戰隊的優秀!”,於是我看到:

    今早,我收到了一位孩子的特殊“來信”——寫在檢測紙上的“釋壓”心語,通過微信發給我。從昨晚到今早他經歷了很多壓抑、上火的事件,可是他身邊又沒可傾訴之人——父母已睡,而且他認爲父母也不一定理解他。而他通過這種寫信的形式,順利派遣壓抑,獲得輕鬆——

      “老師,我也只能給您說了。不說,我怕一天的課堂都專注不了。老師,真如您所說——寫出來真的輕鬆多了!”

    我忽然想起,有一晚他在樓梯等我,向我解釋今日的某樣作業爲什麼沒有提交,並向我傾訴:不知爲什麼,一回到家都煩躁,靜不心來,作業很晚纔開始寫。當時,我告訴他:煩的時候,可以寫一寫日記,把痛苦的、煩心的事“傾訴”出來,就會輕鬆很多。

    看來,孩子記下了我的話,並開始通過這種方式調整自己的狀態。被一個學生信賴的老師,能夠影響孩子積極面對挫折的老師,當然是欣慰且幸福的。

      我告訴他:只要我們好好的,一切都是小事。收拾書包、整理心情,抓緊到校。

    ……

    我在想:我們老師在告訴孩子不要給自己“設限”時,是不是也應該先反思一下——自己有沒有給自己“設限”。

    我想說:老師,請不要小瞧我們的一言一行,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真的可以決定學生的“成功率”、“成長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