撈文 ‖《荒野獵人》觀後感(下)

2021年10月24日  星期日  晴

這是幾年前的一篇觀後感,因爲審覈而沉底,今天撈上來湊下日更。
用生命演戲的敬業演員

格拉斯艱難求生,爲子復仇的堅韌精神和深沉的父愛震爍人心,而同樣讓人感動和欽敬的是片中用生命去演繹故事的演員們,他們崇高的敬業精神和自然真切的表演藝術讓人折服。

多次榮獲世界大獎的萊昂納多,讓人感覺就是用生命在演戲——喫活魚,喫生牛肝,騎馬墜落懸崖,冰雪交加中躲進馬肚取暖……所有這一切,凸顯出來的是一絲不苟的敬業精神,是捨生忘死的求真精神。而最終也成就了萊昂納多,也才能讓電影演繹得如此悽美和動人。

除了萊昂納多之外,還有那麼多的電影人曾經爲影片奔波和忙碌過——因爲資金問題,電影比原定日期推遲了2個月開拍,原計劃拍攝80天,而實際週期卻長達九個多月,因爲導演和攝影師執意要採用真實的外景和自然光進行拍攝。這其中,體現出來的是藝術家們對電影藝術滿滿的敬畏之情和執着精神。

折射美國荒野精神的原型

休•格拉斯的故事感人至深,但這並非全是杜撰的故事,而是確有其人。他是美國曆史上一位真實的拓荒者,也是一位民間英雄。出生於賓夕法尼亞,父母是北愛爾蘭人。

格拉斯曾被波尼族部落抓去,但沒有被殺害,反而和部落裏的一個姑娘結了婚。在1821年,他獲准帶着妻子離開部落,遷居聖路易斯,後來還多次充當波尼族和美國政府談判的信使和翻譯。

1822年,威廉•亨利•阿什利和安德魯•亨利(影片中的隊長)創建了落基山皮草公司,並在報紙上發佈廣告招募100人的探險者去遠征,準備用1—3年的時間渡過密蘇里河到達它的源頭,最後回到落基山。探險隊的主要任務是取得珍貴的河狸皮毛。河狸是逐水而居的動物,探險隊沿河探索正是爲了尋找水邊的河狸。

當時,年過40的格拉斯正是在看到這個廣告後加入探險隊伍的。1823年6月,在一次皮毛狩獵中,他們遭遇了一小撥阿里卡拉人襲擊,損失了15人,格拉斯也傷了一條腿。到了夏天,遠征隊員們繼續小心翼翼地向前行進。

格拉斯在和同伴穿越森林的過程中遭到了灰熊的襲擊,被咬成重傷。阿什利將軍認爲格拉斯不可能存活,要求兩人自願報名留下照顧格拉斯,待格拉斯去世後再將他妥善安葬。布里傑和菲茨傑拉德自願報名,併發誓會保護格拉斯直至其自然死亡。

但他們很快遭到阿里卡拉部落的再次襲擊,兩人倉皇逃走,不僅丟下格拉斯不管不顧,甚至還拿走了原本屬於格拉斯的武器和裝備。

格拉斯醒來後發現自己被拋棄在荒野,赤手空拳,腿部骨折,傷口潰爛,距離當時最近的“文明定居點”基奧瓦堡也超過200英里。但格拉斯憑藉驚人毅力和野外生存經驗,向南爬到夏延河,然後製作了一隻木筏順流而下,花了6周時間纔到達基奧瓦堡。

期間,格拉斯主要靠採集漿果和塊莖,或拾取野獸喫剩下的肉食爲生。還因爲自己的妻子是印第安人,幸運地獲得了另一個印第安部落的幫助。輾轉歸隊的格拉斯找到了拋棄自己的兩人,但因爲菲茨已經參軍,布里傑還年輕,最終格拉斯選擇了寬恕兩人。

格拉斯之所以能成爲傳說中的英雄,並被拍攝成動人心魄的《荒野獵人》,是因爲在他和那羣“荒野獵人”身上,濃縮着美國在向西部拓展過程中的荒野精神,以及在這一過程中顯示出的殘暴、野蠻、堅韌、追求,以及糾結於其中的善良與殘忍、正直與邪惡的人性。

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悲壯之歌。沒有光鮮靚麗的面容,沒有華麗經典的臺詞,沒有複雜緊湊的劇情。就是一種純粹,讓人忍不住想看下去,並被感動、被震撼,並體會到最美的視覺美不過自然,最美的劇情美不過人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