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擇城而居

每天在城市裏的來回穿梭,有時候會在人羣密集的早晚高峯裏突然恐懼,也會因爲在醫院裏久久的排隊而感到絕望,城市會有很多高新技術,但它終究不是全社會全人類的真相。

就像你生活在這座城裏,完全感受科技改變生活的壯舉,可你轉念去了另外一座城,那裏的夜晚沒有外賣,也沒有共享單車,馬路上也看不到新能源轎車。有些人的成功只是善於研究的結果,而我們大多數人都是高談闊斧的拿來主義論調。

所以特別珍惜一個人獨處的時間,可以思緒漫無目的飄散,可以讓自己冷靜的思考,也知道常常想的都是無用的東西,但這種思考的過程讓我覺得電流穿過全身,你能清晰感受到活着的意義。當然有些人會希望人羣堆積碰撞出的腦洞與火花,但據說真正的智者們在一起,碰撞出來的也可能是一堆火。

巷子口小區裏有家午市快餐,有個有意思的現象就是12點前全是工地的工人,滿身泥土就着疲憊喫完了午飯。但喫飽飯以後,那些酒足飯飽的剔牙姿態甚是愜意。12點以後基本都是襯衫式的房產銀行業務員,即使喫飯,也是電話鈴聲搭配的節奏(因爲客戶也是這個飯點能有時間聽你電話)。

看似兩個完全不同的客羣,不知道是什麼樣的具體原因能前後共同進入一家餐館喫飯,但喫飯的本質除了管飽,還有口感,或許這餐館裏有他們共同的“鄉味”。

有目標的人看似知道自己要什麼,有自己的目的地,但大多數的時候都是因爲莫名其妙的去了一座城,便再也沒有離開過。當然也有人在不同城市裏流轉着,但始終不願意停下來。就像我們在一座城裏待久了,總會倦怠,於是我們羨慕那些居無定所,總是可以換城而居的人羣。但不停流轉的人也有想要停下來的時候。不同城裏的人對彼此的生活都顧此薄比。

以前看到文人們抒寫什麼前半生,後半生之類的,總在想人不就是那麼一生,始終貫穿連續的,還分上下段?直到我在這座城市生活了十幾年以後,我才發現原來人真的會與過去的自己割裂,是那種由裏而外的脫離。可能某些內在聯繫只能是自己在安靜到極致的時候串聯起來的。

此後,來來往往很多城,形形色色很多人,的確都不如你年輕時的第一眼遇見。或者後來的離開,你也很難逃離那些你想擇居而無居的城市。

每座城市都有他固有的魅力。有的宜居,有的宜拼,而我越來越覺得每個人與城市的相遇都是冥冥中註定。即使後來在各種城市裏穿梭,你喜歡依然是那座你十幾歲就去的城市,那個你覺得有無限可能的地方。

選擇一座城的理由與我而言:

首先,是這座城要有足夠大的空間。最好是疏密有度的那種。能夠容納豐富的人羣。

其次,這座城裏有好玩有趣的文化內涵。最好是多樣的,複雜的。能激發足夠多的思考。

最後,你能在這座城裏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可快可慢是由自己把控的。在“yes”與“no”之間學會表達。

人生真的挺短,與其每天追求幸福的意義,還不如想着“今天的我如何少煩惱”。

我們兜兜轉轉的,在一處處的城市裏經過,殊不知一轉身遇見的還是自己。很多年以後,向年輕的自己道個別,給現在的自己深深的擁抱,然後那個將來的自己是過去和現在的總和。

你在這座城市多久了?你又在哪些城市穿梭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