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孩子讀《論語》

我讀的第一句《論語》,一定是從語文課本來的。因爲在我小的時候,幾乎沒有任何旁的書可讀。但我對《論語》的最深印象,卻來自一位語文老師在自習課上寫在黑板上的一段話。他寫的是:“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是《論語·學而》中的一句。他寫完,很細緻地講解了一遍,然後我們就接着上自習。後來他常常會在閒暇時在黑板上抄一段書,他的字寫得也不錯。他這個習慣或者說有意的舉動,給我非常大的影響。在我中學時候,還有一位語文老師也喜歡閒了在黑板上寫字。他們都很令我難忘,因爲讓我看到了課本之外的文字世界。

曾子的這句“吾日三省吾身”真是特別好啊,於我而言可以說是一直受用,在語言上,在修養上。西方也有一句話說,“未經審視的人生不值得過。”曾子之言可以說是這句話的中國版本吧。東方西方,古來今往,人心大致都是相通的,沒有什麼不可解之理。

要不要讀《論語》以及爲何讀《論語》,我可以簡單說一點切身感受。在我審校書稿的工作中,我可以毫不遲疑地說,用得次數最多的參考書,就是《論語》。無論是專業的學術書,還是很通俗的大衆讀物,它們的作者一般都會或多或少援引到《論語》。這真是一件很奇妙的事。一句話,一個道理,一個意思,當然用自己的話也可以講出來,但人們卻常常不約而同地會想到古人說過的某句話。這就增加了心意相通的分量。

當然可讀的不止《論語》,《詩經》也要讀,《孟子》也不可不讀,諸子的書也都值得讀。一旦讀透了一本,你就會不自覺地從一本走向另一本,想停下來都不行。而在這些元典之間來來回回幾次,你就會發現它們各自的性情、特徵,孰輕孰重,孰是孰非,以及它們之間的溝壑,對峙,千絲萬縷的聯繫,以及殊途同歸。

也許這麼說有誇張的成分:我們能讀進去一本書,一定是它本身在召喚着、感動着我們。但這就是我的切身感受。不能打動我的書,我一行都讀不下去。而先秦的這幾部元典,可以說每一部打開都有吸引人讀下去的力量。《墨子》這本書我沒有讀完過,昨日翻開查找一段資料,無意中讀到開篇的一句:“吾聞之曰:非無安居也,我無安心也;非無足財也,我無足心也。”說的多好啊,不管作者原意如何,單此一句已足夠警心。

週末與女兒在院子裏玩,看到樹葉多了一層霜色,與她一起分辨楓、槭、槐、欒等。我說,你看秋天深了,下了霜,樹葉都變紅變黃了,你知道爲什麼嗎?她指着一種樹說,你看這樹還是綠的呢。說的對呀,每種樹的品格質地不同,對氣候的感知也不一樣,有的先變色,先落葉,有的要遲一些。然後她又指了另一種樹說,這個樹到冬天還是綠的呢。她指着的是一棵松樹。想說服一個孩子是多麼難呀。他們的眼睛總能看到各種不平常的事情。我想起孔子的話:“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於是我把這句話講給她聽。她表示很能理解。大道至簡,我想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吧。聖人說出的話,是小孩子也能理解,也能觀察到的普通的世間、人間現象。而小孩子要能體會聖人之言的深意,仍需要走過很漫長的人世旅途。

這跟我們讀書的歷程也是一樣的。有些書,總需要反覆多讀幾遍,每一次的感受都會不一樣,尤其是隔了很長的時間,再重讀時真如初見一般。這麼說是想表達,第一次讀一本經典時,讀不進去,或所得甚少,也不必着急,以後還有很多次機會來慢慢領會。但這不影響我們勇敢地來走近它。我這麼說,是想好好再開始讀一遍《論語》,然後慢慢地把裏面合適的內容讀給孩子聽,雖然她還很小,可能聽過也就忘了。但我相信,她不會一點也不明白。如果她能明白一點,或者是留下一點對經典的好印象,這也足夠了。

希望我能把這閱讀與講解的過程記錄一點,如果有什麼新的發現和感想的話。我把這個記錄的題目寫作“爲孩子讀論語”,是因爲我還沒有想好該起個什麼名字。寫下之後在想,這個題目是什麼意思,是給孩子讀,還是爲了孩子而讀?我也還沒想好哈哈。

2021.10.28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