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读《论语》

我读的第一句《论语》,一定是从语文课本来的。因为在我小的时候,几乎没有任何旁的书可读。但我对《论语》的最深印象,却来自一位语文老师在自习课上写在黑板上的一段话。他写的是:“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是《论语·学而》中的一句。他写完,很细致地讲解了一遍,然后我们就接着上自习。后来他常常会在闲暇时在黑板上抄一段书,他的字写得也不错。他这个习惯或者说有意的举动,给我非常大的影响。在我中学时候,还有一位语文老师也喜欢闲了在黑板上写字。他们都很令我难忘,因为让我看到了课本之外的文字世界。

曾子的这句“吾日三省吾身”真是特别好啊,于我而言可以说是一直受用,在语言上,在修养上。西方也有一句话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曾子之言可以说是这句话的中国版本吧。东方西方,古来今往,人心大致都是相通的,没有什么不可解之理。

要不要读《论语》以及为何读《论语》,我可以简单说一点切身感受。在我审校书稿的工作中,我可以毫不迟疑地说,用得次数最多的参考书,就是《论语》。无论是专业的学术书,还是很通俗的大众读物,它们的作者一般都会或多或少援引到《论语》。这真是一件很奇妙的事。一句话,一个道理,一个意思,当然用自己的话也可以讲出来,但人们却常常不约而同地会想到古人说过的某句话。这就增加了心意相通的分量。

当然可读的不止《论语》,《诗经》也要读,《孟子》也不可不读,诸子的书也都值得读。一旦读透了一本,你就会不自觉地从一本走向另一本,想停下来都不行。而在这些元典之间来来回回几次,你就会发现它们各自的性情、特征,孰轻孰重,孰是孰非,以及它们之间的沟壑,对峙,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殊途同归。

也许这么说有夸张的成分:我们能读进去一本书,一定是它本身在召唤着、感动着我们。但这就是我的切身感受。不能打动我的书,我一行都读不下去。而先秦的这几部元典,可以说每一部打开都有吸引人读下去的力量。《墨子》这本书我没有读完过,昨日翻开查找一段资料,无意中读到开篇的一句:“吾闻之曰:非无安居也,我无安心也;非无足财也,我无足心也。”说的多好啊,不管作者原意如何,单此一句已足够警心。

周末与女儿在院子里玩,看到树叶多了一层霜色,与她一起分辨枫、槭、槐、栾等。我说,你看秋天深了,下了霜,树叶都变红变黄了,你知道为什么吗?她指着一种树说,你看这树还是绿的呢。说的对呀,每种树的品格质地不同,对气候的感知也不一样,有的先变色,先落叶,有的要迟一些。然后她又指了另一种树说,这个树到冬天还是绿的呢。她指着的是一棵松树。想说服一个孩子是多么难呀。他们的眼睛总能看到各种不平常的事情。我想起孔子的话:“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于是我把这句话讲给她听。她表示很能理解。大道至简,我想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吧。圣人说出的话,是小孩子也能理解,也能观察到的普通的世间、人间现象。而小孩子要能体会圣人之言的深意,仍需要走过很漫长的人世旅途。

这跟我们读书的历程也是一样的。有些书,总需要反复多读几遍,每一次的感受都会不一样,尤其是隔了很长的时间,再重读时真如初见一般。这么说是想表达,第一次读一本经典时,读不进去,或所得甚少,也不必着急,以后还有很多次机会来慢慢领会。但这不影响我们勇敢地来走近它。我这么说,是想好好再开始读一遍《论语》,然后慢慢地把里面合适的内容读给孩子听,虽然她还很小,可能听过也就忘了。但我相信,她不会一点也不明白。如果她能明白一点,或者是留下一点对经典的好印象,这也足够了。

希望我能把这阅读与讲解的过程记录一点,如果有什么新的发现和感想的话。我把这个记录的题目写作“为孩子读论语”,是因为我还没有想好该起个什么名字。写下之后在想,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是给孩子读,还是为了孩子而读?我也还没想好哈哈。

2021.10.28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