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在說話時,說的是什麼? 一、怎麼避免無話可說 二、如何鍛鍊說話能力 三、說話時在說什麼

與演講、做報告不同,每個人都要說話,日常生活中更是離不開與人的溝通交流。比如生活中買東西,要告知對方要買什麼,有什麼要求,只有正確的表達,才能快速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工作中與同事交流,也要儘量做到言簡意賅,才能事半功倍。說話對每個人都很重要,但怎麼說話,如何提升說話能力更重要

《高效溝通》這本書,雖然書名落腳在“溝通”二字上,但實際上,這本書更貼近生活,全書圍繞“說話”展開。作者永松茂久,作爲日本人才育成股份公司的董事長,獨創了一套人才培訓方法,受到很多年輕人的喜歡和追捧,甚至將他當作是傳授立身處世之道的領袖,而他認爲,一個人的成就與其說話的方式、溝通的能力息息相關

在書中,他融合了自己多年的處事經驗 ,以及說話技巧,從內容到方式,涵蓋了36種說話技巧,幫你擺脫不知道說什麼的煩惱、緩解成爲話題終結者的尷尬,以及教你如何用“說話”來維護好與他人的關係。

一、怎麼避免無話可說

不知道你是否遇到過“無話可說”的情形,比如第一次見面的陌生人、長久不見的熟人,或者不喜歡,但又是不得不與之交往的合作伙伴……在這種時候,如何打破沉默,成爲促進雙方關係的第一道門檻

《高效溝通》中提出的方法,可以總結爲三步:把“自己”放在第一位、認真聆聽,用擴展話術增進交流。也就是先要引出話題,讓雙方聊起來,在聊的過程中聽懂對方的話,明白對方的需求,再利於擴展話術深入交流,讓對話順利進行,而在整個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第一步開場——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利用“自己”展開對話,前提先要明白,這裏所說的“自己”有三層含義,分別是自我介紹、自己的興趣和了解對方。在見面之初的自我介紹難倒了很多人,可如果不做自我介紹,話題就無法繼續下去了。

在書中,作者永松茂久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自我介紹”的方法:

● 首先,將自己從出生到現在的經歷寫下來

● 然後,去掉一些過時信息,將剩下的內容整理成大綱

● 最後,提取關鍵詞,也就是說,留在你腦海的自我介紹,是由一大堆關鍵詞組成的。

在我們面對不同的人時,選取不同的關鍵詞,進行介紹,而怎麼選擇關鍵詞,就涉及到了第三層——“瞭解對方”。因此,在與他人見面時,最好要做好功課,瞭解對方的喜歡、行業等,找到你們共同的圈子、話題,纔能有話可聊。如果很遺憾的沒有找到相同之處,那不妨從第二層——你的興趣聊起

你的興趣你最熟悉,也最有話可說,以此來“拋磚引玉”不難,但有一點要特別注意,千萬不要大談特談,時刻記住:你的興趣是爲了營造愉悅的聊天氛圍,增強對方說話的意願,一旦達成目的,就要馬上把話語權交還給對方,讓他成爲話題中心,這樣更有助於對話的順利進行。


二、如何鍛鍊說話能力

關於“鍛鍊說話能力”這點,與一般講溝通方法的書不同,在《高效溝通》中,作者提出了一個很有趣的訓練思路:“少和難相處的人交流,多和自己喜歡的人交流。”他認爲,在與喜歡人的溝通中,我們的說話能力更強,只需要一直延續、提升這種狀態,就可以讓溝通交流變得簡單。

在與喜歡人的交談過程中,讓我們變得輕鬆、自在的動力,是一種被稱爲是“自我肯定感”的東西。我們跟自己聊得來的人,有說不完的話,是因爲跟他們說話時,有熟悉、安全的氛圍,提升了我們的自我肯定感,讓人可以盡情發揮,展現出最好的一面。

因此,我們要多跟喜歡的人交流,在不斷的自我肯定中,尋找放鬆的狀態,幫嘴巴形成記憶,牢記這種感覺,以便在與任何人的交談中,都能運用自如。

還有一點要特別注意,我們在與他人的交往、溝通過程中,不要過度接受他人的建議。世上的人有很多,從比例看來,不喜歡你的人,當然也會有很多,因爲一個人,就否定、封閉了自己,這樣很不值。所以,當有人不喜歡你時,就欣然接受吧。


三、說話時在說什麼

在劉震雲的《一句頂一萬句》中,這樣寫到:“話,一旦成了人與人唯一溝通的東西,尋找和孤獨便伴隨一生。”故事中的許多人,一輩子都在尋覓着能說得着的人,而現實生活中的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可實際上,人與人的交流,並不僅僅是語言層面的意思,還有其背後的深意。正如作者所說的一樣:“提高說話方式的技巧,就等於打磨內心。”在每一句話的淺層意思背後,可能是深層的情感,也可能是說不完的故事,甚至一句話可能包含了說話人的一生。

在我們不斷提升自己的說話方式,練習溝通技巧的同時,也是在轉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完善我們的思考方式,搭建我們內心的過程

所以,我們要明白:僅靠辭藻堆砌的語言是無力的,只有在強大內心支持下的人,才能真正掌握溝通技巧,才能自信、輕鬆的表達,收穫人生的幸福和美滿。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