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是最好的自我提升方式

近日,在東京奧運會上遺憾無緣金牌,帶着落寞眼神爲對手鼓掌的體操選手肖若騰,又一次衝上了熱搜。

原來,這位在第十四屆全運會中,獲得體操男子個人全能金牌的體操運動員,不僅在運動場上英姿颯爽,在生活中也是一個“寶藏男孩”。

熱衷說唱,喜歡自己手衝咖啡,甚至還是體操隊裏的“託尼老師”……

他不僅愛好文藝,還會親自參與創作歌詞,《以夢爲馬》便是他在奧運比賽結束後所做。

如此文藝又多才的肖若騰,真是打破了我們對運動員的刻板印象。

哪有什麼頭腦簡單,四肢才發達?

真正四肢發達的人,頭腦也不會簡單。

那些活得清醒,工作優秀的人大多都是在運動中造就了足夠強的頭腦。

然而隨着生活日益便捷,大部分人的運動量也越來越少,諸多病症越來越年輕化。

重視運動,用心健身,不容忽視。

正如戰國時秦國丞相所說: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

更何況,運動不僅可以強健我們的體魄,讓我們擁有更好的外在形象,還對我們的大腦,有諸多益處。

運動,最能讓你“想得清”

從宋詞大家蘇東坡到著名戲劇家蕭伯納,古今中外,諸多名人,對於運動,都情有獨鍾。

思想家盧俊也說:

“散步促進我的思想,我的身體必須不斷運動,腦筋纔會開動起來。”

思想進入死衚衕時,讓思考停下來,讓身體動起來,大腦往往會像打開另一扇大門,讓人豁然開朗。

鋼琴家貝多芬也是如此。

每天午飯後,貝多芬就會帶着一根鉛筆和一疊紙,出門去散步;

有時候會持續到黃昏纔回來,對於貝多芬來說,散步是與上帝交談,是和大自然交融,是隨時都有靈感迸發的時刻。

有一次,他和朋友一起散步,但逐漸地,他就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一邊運動一邊思考。

直到夜幕降臨,貝多芬驚喜道:“我找到主題了!”

然後便飛奔回家,在鋼琴上演奏出了一首新的樂章。

可見,運動不僅讓人收穫身體的活力,思維裏也能得到更好的鍛鍊。

這並不是個例。

1990年,著名生物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一羣平時不愛運動的人進行六個月的有氧運動後,經測試,他們的思維能力得到明顯提高。

當這一結論發表在《自然》雜誌後,更多學者做了相關研究,結果表明,運動確實能提高神經系統的工作效率,讓人變得更聰明。

因爲我們在運動的時候,血液循環得到改善,更多氧氣進入大腦,大腦的工作環境因此得到改善,思維自然更敏捷。

更重要的是,我們在運動時,體內會產生一種能給人帶來能量和動力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

它如同聯結腦神經細胞的橋樑,分泌越多,橋面越寬,可以流動的信息便越多。

所以,我們運動之後,會感到思維清晰、大腦反應敏捷。

難怪文學家歌德也曾感嘆道:

“我最寶貴的思想及其最好的表達方式,都是當我散步時出現的。”

運動能拓寬我們的思維,讓我們的能量流動起來,讓人更聰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