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善终的春秋第一霸齐桓公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这句话用于评价齐桓公,也很贴切。

齐桓公登上君位之后,拜管仲为相,君臣同心,励精图治,对内整顿朝政、例行改革,对外尊王攘夷,九合诸侯,存亡续绝。这一时期,起用了一批各有所长、尽忠职守的出色人才。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齐桓公四十一年(前645),管仲重病,桓公问他:"群臣中谁可以代你为相?"

管仲说:"了解臣下没有人比得上君主。"

桓公说:"易牙如何?"

管仲回答:"杀掉孩子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不可以。"

桓公说:"开方如何?"

管仲回答:"背弃亲人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难以亲近。"

桓公说:"竖刁如何?"

管仲回答:"自己阉割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难以亲爱。"

管仲死后,齐桓公不听管仲的话,重用三人,三人专权。

桓公四十三年(前643),齐桓公重病,五公子(公子无亏、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率党羽争位。

冬十月七日,齐桓公病死。五公子互相攻打对方,齐国一片混乱。桓公尸体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尸虫都从窗子里爬了出来。

十二月十四日,新立的齐君无亏才把桓公收殓。一代霸主,悲惨地退出历史舞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