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頭子·川端康成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歌德

{FFC5B69B-717C-FAFB-79D5-9AB1F39D6A6B}.jpg
你很難想像年輕時候的川端康成是個什麼樣子,也許你只有在他的一些早年作品中如那篇著名的《伊豆的舞女》中,纔會偶爾想起這個滿臉皺紋的日本老人也有年輕的時候。是的,就好像大多數的人成名作都是在中年以後,他們的作品開始被盜版販賣,然後你就會在書本的扉頁看見一個老頭子。上面寫着這個人的成就,以及代表作。可不是麼,在我們這羣亟待吸取文化的大多數人的眼中,只有精髓才能得以饗宴。畢竟欣賞藝術不同於買股票,先知先覺的事情交給他人做就好了。在諾貝爾文學獎的領獎臺上,川端康成就是這樣一個十足的老頭子。
中學語文課外裏面的一篇隨筆,就是這個老頭子寫的。那時候的他已經到了暮年——一個對生命產生回憶多於期待的階段,一個對美的凋謝也抱有自憐的年齡。在熱海的一個旅館裏面,偶爾發現了在夜間也開花的海棠,聯想到身邊的任何事物,進而想到死亡。這些主題始終貫穿於他的後期作品中。
川端康成在早年的作品中還未形成那種憂鬱的哀傷之美,這種日本人對於美的獨特的追求還需要等上一段日子,才能在他的作品中出現。川端康成出生在十九世紀末期,年輕人時的他的同時代日本,昭和青年的青春,活力,只不過再略帶點學究氣。二十六歲在伊豆旅行,遇到了藝伎舞女,並且產生了戀情。青春的羞澀和戀情活躍在紙上,在高中課外名著中就這樣被引入了我們這些少年的世界裏。
如果不告訴你作家的國籍,換掉書中的名字和地點,給你一本《古都》的話,你一定能感覺得到,這是一個日本人的作品。是的,這種日本色彩就如巴西的熱情的桑巴舞一樣,即使你是一名觀衆也能被它感染。但與之相反的是日本的桑巴舞沒有熱情,只有整頁整頁的淡淡的哀傷。這本書的故事情節非常簡單,甚至有些枯燥,無非是一對失散多年的姐妹的重逢後又別離。你甚至會看到很多家庭瑣事伴隨其中,一會兒是兒女情長,一會兒又是家長裏短。但是透過故事看這本書,你會發現川端康成對於美和哀傷的描寫,已經像水侵入海綿一樣,瀰漫在整部小說裏面。
日本人有一種對美的哀傷,我們經常聽到的即:物の哀。這種性情早在它們的源氏物語中表露無疑。人們或者看到美麗的風景,或者剛剛逝去了親人,這種外在客觀地存在即是物。而觸景生情,或者爲逝去的親人而痛苦,即哀。這樣一種從客觀到內心的的映射,情感的從外向內的流動就是川端康成在《古都》這篇文章裏面主要描寫的東西。失散的姐妹,重逢後又分離,川端康成將這種內心的感情描寫得細緻入微,每一次人物角色的內心獨白或者動作都呈現出這樣一種情感的流動。除此之外,我們也可以看到書中的大量對景物,習俗,節日的描寫如:平安神宮的時代祭、葵祭、鞍馬寺的伐竹會、祇園祭、“大字”篝火儀式等與之對應的是工業時代對傳統的衝擊,不僅描繪出一幅京都的浮世繪,也勾勒出了整個時代的色彩。川端康成處理人物心裏特別細膩,每一句眼神,動作或者一句話,都把人物的性格體現的活靈活現。我那時還不明白爲什麼一篇小說高潮和結局都會如此的平淡,甚至有一種未完待續的期待。而如今我才覺得這本書最好的結局就是苗子對千重子說上一句:“小姐,這可能就是我一生的幸福了。趁着沒人瞧見,我該回去了”。
老實說《雪國》和《千紙鶴》雖然被譽爲他的代表作,但是我還是最喜歡讀《古都》,這種濃厚的東方式的審美總對於讀者是一種心靈審美享受。川端康成本身是不關心時政的以爲作家,他寫作時正是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他沒有參與到當時那場全民狂戰的社會潮流,而是留在自己的書齋,一心一意的創作。他寫的作品只是純粹地描述人物的情感和命運,並對這些命運裝點着屬於日本人獨特的美。在三島由紀夫時候沒多久,他就喊着煤氣自殺了,同日本的很多作家一樣,以自殺的形式結束自己的生命,踐行自己的世界觀。
這本書的插畫是東山魁夷所畫,彩色的,孤傲,冷寂又帶着平靜的感覺,很貼合這本書的精髓。翻譯則是葉渭渠和唐月梅兩位老先生,用質樸冷清的語言,把日語引入到中文的無縫契合狀態。
櫻宵.jpg綠迴響.jpg殘照.jpg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