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與法治》培訓心得體會

        10月28號下午參加了小學道德與法治培訓。這次培訓先觀看了兩位優秀教師的課例,然後聆聽了三位專家對這兩堂課的點評。通過這次培訓,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上好堂道德與法治課,素材採集要充分。課前老師必須進行認真地備課,聯繫生活實際收集大量的素材。例如《生活離不開他們》這課,老師在課前拍攝自己孩子一天的生活,拍攝了非典期間昆明空城記,收集相關新聞資料和視頻。第2堂課《中國有了共產黨》,老師課前蒐集了紅軍長征的地圖,紅軍長征時穿的草鞋,紅軍長征時的圖片以及文字資料,對參加過長征的老紅軍採訪的視頻等。可以說兩位老師在課前都花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收集了大量的相關素材,纔有了這麼精彩的課堂。

        二、上好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思路要清晰。上任何一堂課,老師都要圍繞教學目標精心設計好教學流程。一堂成功的課必然會有一條非常清晰的教學主線,顯得有條有理,環環相扣,重難點突出,精彩紛呈。相反,不成功的課必然主線不明,思準混亂。清晰的思路不僅利於老師課堂教學展開,更利於學生的對知識的理解。

        三、上好道德與法治課,必須讓學生參與到學習中。只有讓學生自己參與到課堂中,學習纔會真正發生,纔會有效果。例如在《生活中離不開他們》這堂課上,老師設計了一個有趣的活動,讓所有學生上臺用貼星星的方式選擇自己喜歡的職業,根據學生的選擇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爲什麼選擇醫生、老師的人比較多,選擇警察、清潔工、快遞員的人比較少?然後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明白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是社會分工的不同,生活中離不開各行各業的勞動者,我們要尊重每一位勞動者。在這個過程中,基本上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學習當中,都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四、道德與法治課必須實現課堂價值引領,道德與法治課肩負着立德樹人的重任,我們要利用道德與法治課引導學生提高思想道德認識,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教學生怎樣做人,怎樣生活,怎樣看待這個世界。

        例如今天聽的兩節課,《生活中離不開他們》這節課引領學生明白的思想價值觀是職業無高低貴賤之分,只是社會的分工不同,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各行各業的人。我們要尊重每一個勞動者,我們在每個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都可以創造出價值來。

      《中國有了共產黨》這節課。思想價值觀的引領是讓學生感悟不畏千難萬險的長征精神,並在新時代繼續發揚長征精神,共同建設我們偉大的祖國,克服千難萬險實現中國夢。

        每一節道德與法治課都要根據教材內容對學生有一個思想價值的引領,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和道德判斷能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