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從孔子經歷體會“自強不息”

自強不息的精神貫穿孔子的一生,今天來梳理一下他的人生經歷, 並總結其給予我們的啓迪和教益。

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9月28日(農曆八月甘七),去世於公元前479年4月11日(農曆二月十一),姓孔,名丘,字仲尼,魯國康包(今中國山東省曲阜市)人祖上爲來國(今河南商丘)貴族,據歷史記載,孔子出生後三年左右,父親去世,孤苦的母親把孔子養大。

在那個時代,男尊女卑,大家可以想象孔子母親的不容易和孔子童年的觀辛。但是,恰恰是這樣的生活環境,造就了中國歷史上的幹古一聖。

是什麼樣的精神支撐了孔子經歷種艱難困苦,而成爲中國歷史上項尖級的智者和思想家?

面對自己艱辛的童年和成長環境,孔子曾說:

“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論語.憲問》)也就是說,孔子面對命運的安排,並沒有在抱怨中浪費時光,相反,通過勤奮地讀書,深入地思考,從而真正領會 文化的精髓。

所以,他曾經這樣總結自己的人生:其爲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論語·述而》)。孔子作爲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家庭並不顯赫,但是,他並不抱怨命運的不公,而是力爭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這對於我們很有現實意義。正因爲如此,孔子特別強調人生一世,在任何時候,遇到任何苦難和問題,都首先要反省自己的責任和不足,而不是去指責別人,或者用外在的理由爲自己免責,這就是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在談到人生的使命時,《論語》 說: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意思是,人活在世上,定要對人生、 對社會有所擔當, 無論位置如何、能力多大,都應該力所能及地承擔人生的使命和對社會的責任。

孔子的這些話,對於今天的我們非常有教育意義。人活着不是爲了喫飯享樂,而是一定要有所擔當,儘管這個過程有風雨、有坎坷,任重道遠,但士不可不弘毅。在晚年周遊列國的時候,有一次孔子遭遇南方吳、 楚、陳、蔡等國混戰,被圍困在陳和蔡這個地方。據歷史記載,曾經由於戰爭導致七天的時間沒有飯喫,可是孔子照樣彈琴明志。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今天的人們把琴當作娛樂的工具,而在孔子的時代,撫琴卻可以與道相應。在這期間,學生子路曾經向孔子抱怨,對當時生活的落魄表示不滿。可孔子鏗鏘有力地告訴子路:

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君子在一生之中,無論多麼艱難困苦,都矢志不移,都不改對人生和社會的承諾和擔當;但小人則不是,一且環境變得困窮,就會理想殆盡,胡作非爲。在談到面對人生考驗的時候,孔子主張“殺身成仁,捨生取義”,決不能因爲苟全自己的性命而失去了一個人應該有的責任和氣節。

在談到如何做官的時候,孔子說:

爲政以德,臂如北辰居其所,衆星拱之。

在談到人生追求的時候,孔子說: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謀道不謀食。

摘自郭繼承老師《直麪人生的困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