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掌握好自己的節奏,即使慢一點,也沒關係 一、你需要離線大腦 二、讓大腦停下來 三、找到自己的節奏

如果每天一起牀,等着你的事情就一大堆:有做不完的家務、處理不完的雜事,還有數不清的煩惱……而每到放假比工作日還累,那推薦你打開《慢一點也沒關係》這本書,重新審視一下自己的生活。千萬別以爲它是一本心靈雞湯,其實這是一本大腦的使用說明書,也是一本很好的生活指南。

《慢一點也沒關係》的作者呂克·斯維寧,作爲一個社會心理治療師,深入研究壓力20餘年。所以,本書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運用了最新的神經學知和大腦的工作原理,教我們如何增強創造力,提高同理心,讓思維變得有彈性。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預防職業倦怠和纖維肌痛症等現代病。


一、你需要離線大腦

作者呂克·斯維寧說:“讓大腦休息會兒,讓你在新鮮與熟悉觀察與實操身體與心靈在線與離線之間,達到一個良好的平衡。”適當的遠離壓力中心,告別智能設備,才能尋找到心靈的一片樂土。

上週同事菲菲一直處在一個緊張和不斷出錯的暴躁狀態,可今天一來,整個人都不一樣了,看起來精神煥發。出於好奇,我詢問了原因。後來,她講述了上週與兒子“大戰”的經歷

菲菲的兒子今年剛上小學,結果在短短的一個多月內,頻繁被老師點名批評、罰站,而菲菲在每天上班時,會不時收到老師發來的罰站照片。看着兒子站在角落、班級最後排的慫樣,氣得牙癢癢,但畢竟還是自己的兒子,得自己心疼,自己想辦法解決。於是,圍繞孩子的混戰就這樣展開了。

就這樣,來自孩子、生活、職場中,一件又一件的事,壓得她喘不過來氣,在上週幾乎走到了崩潰的邊緣。週二時,一個朋友給她出了個主意:給自己放個假。經過幾天的鬥爭,在上個週末她把老公、孩子扔在家,關上手機,叫上朋友,出去玩了兩天。

她說在休息的這兩天,想明白了很多事,而回來的第一時間,她就給兒子的班主任發了條消息,其中有一句話大概是這樣說的:“孩子剛進小學,可能還不太適應,我想讓他慢慢來,不能把他逼得太緊……

其實,不止是孩子,大人也一樣,應該給自己留出自由的時間、空間,有一個緩衝,清理一下思緒中的陰霾,纔有動力好好思考接下來的人生。那麼,怎麼讓大腦停一停呢?


二、讓大腦停下來

在騎電瓶車的時候,有個很奇怪的想象,明明是滿格電,可只要一開起來,電量就會降低,而加速時,電量會變得更低。人也一樣,看着每天動力滿滿,但實際上很多人都已經電量透支,處於“虛弱狀態”

爲了更好的充電和掌控電量,在《慢一點也沒關係》中,作者提供了14個方法,幫助我們減緩大腦壓力,降低壓力的運行速度,提升大腦動能。比如,最簡單的從“立刻起牀”開始。

對此,作者解釋道,當我們無限推遲起牀時間,去睡回籠覺時,會產生一種叫“血清素”的物質,它會給人帶來滿足和平靜感,但也會讓人上癮。本該是幸福的體驗,可當你又不得不起牀上班時,兩者之間就會大戰,造成矛盾感,降低你對新一天的期待,甚至會讓你的心情變糟。

所以,在新的一天開始時,立刻起牀,避免大腦內的鬥爭,讓它歇歇,以更健康的方式,迎接新的一天,是清除大腦緩存的第一步。


三、找到自己的節奏

我們爲什麼會感到壓力、煩躁和不安,那是因爲我們短期或長期,處在一種不適合自己的節奏、時間、空間中,給我們的身體、精神帶來了很多負面影響。就像跑步一樣,我們也要爲生活、學習和工作,找到一個適合的節奏。

很長一段時間裏,我都喜歡參加各種活動,通過讀書、寫作、聽課來提升自己。滿滿的日程,讓我很充實,可當我停下來反思時,發現不僅能力沒提高,反而學的越多,越迷失在這個過程中。正如《慢一點也沒關係》中說的那樣,這是獎勵的謊言

就如同我們喫蛋糕、玩遊戲上癮一樣,當我們陷入學習這個陷阱中時,學習的結果就不再促進我們成長,而本末倒置爲“只是學習”而已。所以,不管在何時,我們都該學會找到自己的節奏,避免迷失在“從衆”的海洋中。

這就好像是在一條路上騎車,不可能只有你一輛車,所以這就很考驗你的車技。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要把握好速度,或者說找到適合你的速度;不能過於尾隨別人,因爲如果別人急停,可能就要車毀人亡;你應該做的是注意觀察,找到自己的節奏,好好蓄力,然後找機會超越過去。

《慢一點也沒關係》這本書不只是教我們認識大腦結構和運行原理,更好的使用它,也不只是告訴我們“你太快了,該停停了”,而是教會我們如何在擁擠、煩惱的時候,減速並重新審視自己,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重新出發,重新規劃自己的人生。



~hi~

我是書不白讀,感謝你的閱讀。

如果有話想跟我說,可以留言哦!

如果你也喜歡讀書,或者不知道讀什麼書,

可以關注我,一起讀書O(∩_∩)O~~

感謝遇見,期待未來更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