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再也不要和你玩了”,孩子突然发脾气有解吗?一定有!

“所有突如其来的崩溃和情绪,不过是积攒了太久的委屈和压力。有时压垮我们的不是外在的大山,而是内心里的那一根稻草。但即便生活是荆棘满地,我们也要学会自我调节和治愈自己。”

被视频中的这句话给触动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容易,只不过有的人不喊痛,有的人却将鸡毛蒜皮的事情挂在嘴边。

相同点却是,没有经过疏导的情绪终将在某一天以破坏力极强的形势下得以爆发。

工作上遇到不是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往往会有一些小情绪。

孩子写作业磨磨唧唧,一会喝水一会玩橡皮,我们也会有点小脾气。成年人还能运用理性或者其他的方式来转变一下脾气。

一直以来,我都以为自己的情绪管控能力还可以,平时尽量陪孩子玩耍,和父母相处偶尔不开心的时候,只会表现地小冷漠。可是,昨天晚上的这件事,让我改变了自己的印象。

女儿在她朋友家玩耍。

两个小家伙关系很好,每天几乎都会扎在一起玩半小时到一个小时。不知道为什么,女儿生气了。她朋友立马提醒我们“XXX生气了。”果然,女儿板着脸从朋友的双层床上爬下来。一到地面上,就转头冲朋友喊:你这个小气鬼,我现在就要回家了,我再也不想和你一起玩了。

刚才两个人还好得难分难解,不让家长介入,怎么才几秒钟,就变成了这样。女儿转过头,说要回家了。可等到在门口穿鞋时,可能想想还是不甘心。又冲到朋友房间门口大声说道:我什么都给你玩,你什么都不分享给我玩。

一听就是还在气头上,我赶紧纠正。

“好朋友不是什么都分享了,还陪你玩了一个小时吗?”等我抱抱她,才知道事情的原委。

原来,女儿要玩朋友的小盒子,那个盒子里装了一些小挂坠。她朋友担心在双层床上玩,小东西掉下来会找不到,就不同意给她玩。女儿则是听到不给她玩,她就生气。在两个妈妈周旋和弄清楚原因之后,两个小家伙又达成了协议。那小盒子就在房间地面上玩,不能在双层床上玩。达成一致后,两个小人儿又一起到双层床上去玩别的了。

当时,我的脑海里突然就闪现出我平时生气的样子。

当我需要提醒女儿两到三次去刷牙什么的,我也立马会调成生气的频道,然后很生气地冲女儿喊:“你再不去刷牙,我就不陪你读绘本了。”

“你再这样,我就不和你一起玩了。”

这么一想,突然觉得自己这个暴脾气已经无形中被女儿给模仿走了。原来,自己一味的情绪平和,其实只是忽视了失控的画面。

带女儿从她朋友家回来的时候,我问她,“大声地说朋友做得不对,自己是不是更生气?你想不想知道不那么生气的办法?”女儿点点头,说想知道。随后,我两玩了深呼吸的方法,还头脑风暴,想想还有没有办法能向朋友借玩具。

女儿这次练习了询问。比如:“你不借给我玩,是在担心什么吗?”等到问清楚朋友担心的方面,再想出办法一起玩,那就不会有问题。

之前我刻意学习了正面管教,知道引导孩子最好的方法是亲身示范,和优先处理情绪。

但在生活中的具体场景中,自己确实还是忽视了。下一次,当孩子刷牙磨叽的时候,我得试试好奇提问,先把自己的情绪调节平衡,然后询问:

“上床前我们要做什么呀?”

“怎样才能让牙齿变得闪闪亮呢?”

下一次,当孩子急吼吼地临时叫我时,我要放松。等自己调整好心态后,再去问女儿。“宝贝,妈妈刚才正在洗衣服,你有什么事情这么急呀?”

第一时间给与关注,也要说明自己现在在忙什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最好的教育就是亲身示范。

先把自己的情绪照顾好,孩子才可能知道怎么照顾好情绪。

职场生活中的小烦恼,欢迎留言说说你的故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