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的人格教育》

一個被剝奪了對未來信心的孩子就會從現實中退縮,就會在生活中無益和無用的方面追求一種補償。教育者最爲重要的任務,或者說是神聖的職責,就是確保每個學生不會喪失勇氣,並使那些已經喪失了勇氣的學生通過教育重新獲得信心。這就是教師的天職,因爲只有兒童對未來充滿希望、充滿勇氣,教育才可能成功。

如果我們不斷地告訴一個小孩他很壞、很蠢,那麼不要過多長時間,他就會相信我們的斷言是對的,並最終喪失了面對困難和解決問題的勇氣。孩子不瞭解他的環境纔是拔除他自信的根源,並會不知不覺地相應規劃自己的生活,以證明對他的錯誤判斷是正確的。這個孩子會感到自己天賦不如別人,認爲自己的能力和發展的可能性有限。

教師自然不用對學校制度負責,他們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同情和理解來緩和一下學校制度非人性和苛刻的一面。教師可以對那些具有特殊家庭背景的孩子寬和一點,鼓勵他們,而不是把他們趕上絕路。那些成績老是不佳的孩子會感到心情沉重和壓抑,別人不停地說他是學校最差的學生,結果他自己也這麼認爲。設身處地地想一下,我們就很容易理解爲什麼這些孩子不喜歡學校。這也是人之常情。如果一個孩子總是受到批評,成績不好,並喪失了趕上其他學生的信心,那麼他自然就不會喜歡學校,自然會設法逃離學校。因此,一旦遇到這種孩子逃學曠課,我們也不用感到驚奇。

通過了解兒童的興趣和發現他們所擅長的科目,我們總可以找到如何教育他們的方法。成功引發更多的成功,對教育是這樣,對人生的其他方面又何嘗不是如此。這就是說,如果一個孩子對某一學科感興趣並取得了成功,那麼,就會激勵他嘗試去學好其他的科目。教師的一個職責就是利用學生的成功去激勵他獲得更多的知識。

家長或教師在孩子的教育上容不得半點灰心喪氣。他們不能因爲自己的努力沒有得到即刻的回報而滋生絕望情緒;不能因爲孩子沒精打采、冷淡漠然和極端的消極被動而滋生失敗之想;同時也不能受到孩子有天賦和沒有天賦之類的迷信說法的影響。個體心理學認爲,爲了激發孩子的精神能力,要努力給予他們更多的勇氣和更多的自信,要教導他們,困難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礙,而是我們遇到並要加以征服的問題。

許多教師認爲,和問題兒童的父母打交道要比與問題兒童本人打交道更加困難。這種事實表明,教師需要運用一定的策略來和這些家長打交道。教師必須有這樣一個概念,即家長並不需要爲其孩子所表現出來的所有毛病負責。畢竟他們不是富有技巧的專業教育者,通常也只有按照傳統來指導和管理孩子。當他們因爲自己孩子的問題而被召喚到學校時,他們常感到像是被指控的罪犯。這種情緒也反映他們心裏的內疚,因而需要教師富有策略地對待它。教師應該盡力把家長的這種情緒轉變爲友好、坦率,使自己成爲他們的一個幫助者,使他們理解自己的善意。

        我們絕不應該責備家長,即使這樣做有充足理由。如果我們能和父母達成一種協議,改變他們的態度,使他們能按照我們的方法來行事,那麼我們會獲得更多的教育成就。直接指出他們過去行爲中的錯誤,這於事無補。我們所要做的就是盡力使他們採取新的方法。居高臨下地告訴他這兒做錯了,那兒也做錯了,只會冒犯他們,使他們不願意和我們合作。通常孩子變壞並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有一個歷史過程。家長通常也會認爲他們對孩子的教育中忽視了什麼,但千萬不要讓他們感到我們也這樣認爲;我們絕不應該絕對而教條地和他們談話。即使是向他們提建議,也不應該用權威的口吻,而是嘗試用“可能”“也許”“或許可以這樣嘗試一下”,等等。即使我們知道他們的錯誤在哪兒、如何糾正,我們也不要貿然提出,讓他們覺得我們似乎是在強迫他們。——[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