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傑老師《論語十二章》裏的“自問自答”

自問:爲什麼老師不直接解釋“論語”的意思,不直接講語錄體的特點,而是讓學生觀察這篇文言文與其他文章的不同?

自答:因爲這樣只是教一個結果,學生印象不深刻,關鍵還沒有學生的比較、思考、得出結論的過程,前一種填鴨式,後一種啓發式。教學的方法不一樣,其實是教學理念不一樣,第一種追求教學藝術,曲徑通幽,以學生爲主體,第二種,固步自封,不願動腦思考,思想懶惰,直接灌輸。

自問:爲什麼徐老師在學生輪讀的時候,只講解了一些重點的詞,這幾個詞有什麼特點?有什麼特的方法來講解的?

說,通假字。徐老師詢問式學習這個字的意思,再找出類似的字。又。徐老師講解了這個難字,又做了練習鞏固。這個做法非常好,學生立即掌握了。

三,文言文裏的“三”的理解。多爲不具體,只多次,多個等。其實這個詞,現代成語中有很多,可以舉幾個例子的。

可以,古代的兩個詞,現代的一個詞。講解法。

罔,先猜意思,啓發思考,再從字的根源上去理解這個字的意思。真的是不悱不啓。

好,注意的多音字的讀法和意思。

飯,詞類活用,名詞做動詞。

水,古今異議。聯繫生活,區分“水”“湯”“羹”,這個地方內容真充實啊!三個字的區分太精彩了。

“川”的意思,河。古代的“河”,黃河,詞義擴大。

“匹夫”,生活中常用的名詞。

總的來看,通假字、數字、多音字、詞類活用、古今異義,古代的兩個詞是現在的一個詞,還有一些重要的名詞,要注意落實,看學生能否理解,不懂的要講解。徐老師所採用的猜意思,找字源,做比較重區分,是比較好的方法,要學習運用。

結合註釋讀課文,爲啥老師講了重點詞組的意思,還要再讓學生說說自己不懂的詞語的意思?這兩個環節爲啥這樣設置?可否互換?

第二個環節,老師跟學生一起講解的詞語,是普遍具有難度,一般學生都不會的,也是非常重要的,這樣的詞語,老師必鬚髮揮“導”的作用,講解是很必要的否則很容易夾生飯。而問學生不懂的,這是切實考慮每個學生的學,可以說是關注到每一個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把他的具體困難解決掉。這樣解決了一般的問題,又解決了個別的問題,才能接近沒問題。

這兩個環節不能互換,否則,第一個環節的問題都是學生提問的問題,就會出現大面積問題,費時,不如第一個環節省時省力。而且這是從一般到個別,符合學生學習的認知規律。

自問:爲什麼選取成語來作爲語言應用?這個問題難不難?還有沒有其他可以鍛鍊學生語言應用的方式?

自答:細細想來,徐老師這個設計還是蠻驚豔的。第一,它選取了重中之重。這些成語可以說是《論語》中,最有語言生命力的短語,可以穿越幾千年走到現在,一定是最經典的,也是被古今之人共同運用,且運用最多的。這種貫穿古今的語言精華,必須學習,必須理解和掌握。往小了說,這是我們生活交流的需要,往大了說,這是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揚。可能我還是文章讀得草率,沒有發現其他語言學用的更好的方式。

自問:最後一個補充對話環節,依然非常的驚豔,但可不可以更充分地運用?

自答:我想可以,比如:在寫這個對話的時候,可以讓學生想象孔子的弟子什麼時候,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問的,問的時候的樣子,語氣,心理,動作等,甚至可以讓學生儘量用帶有文言氣息的詞語,來一場穿越千年的對話。當然,我的這個要求可能太高了,對一般學生來說,有挺大難度,但可以“遞抓手”嘛!給學生示範一個。話說回來,我們學文言文,也不是爲了再說古文,能大體運用一點簡單的帶有文言味的詞語,比如,“弟子”“先生”“如何”之類的就可以了。我所想的的師生對話,真是雲端對決了,需要師生語言功底水平都很高才行。我恐怕來不了,班裏估計也就四五個學生能過招,大部分學生也就是個看客,或者只有驚訝的份。不過,八班的學生還真的很難說,以後再有機會說不準可以嘗試一下。徐老師那樣的要求或許就難易適中,恰到好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