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極速寫作》

        越來越懶散,越來越寫不出東西。週一到週五工作忙,不想寫東西,還情有可原,可是週末這兩天同樣不想寫東西。

        昨天上午改試卷,改着改着,就忍不住想看電視,然後就開始看電視劇《君九齡》。

      電視劇《君九齡》以前也打開看過第一集,只看了幾個鏡頭就沒看了。我覺得開頭的劇情太狗血,一上來就是女主角刺殺皇帝,這麼愚蠢,也不怎麼漂亮,就沒看下去。

        可是昨天因爲改試卷無聊,居然接着看下去了,越看越上癮。女主角改頭換面之後越來越漂亮,越來越聰明,幾乎無所不能,沒有她想不出來的辦法,沒有她過不去的坎兒。

      越來越喜歡她,越來越喜歡看這部電視劇,試卷改完了仍然看一集接一集地看,欲罷不能。中午沒睡午覺,躺在沙發上看。我似乎又回到以前,窩在牀上,窩在沙發上看手機看電視劇的生活模式中。

        看電視,一個人不可能做到長時間的正襟危坐,總是會不知不覺的陷入到沙發當中,舒服了還想再舒服。我就這樣躺着看了一個下午,晚上吃了飯又接着躺在沙發上看,看到凌晨1:00多鍾才捨得上牀睡覺。

        我似乎又回到了以前那種成癮的狀態。我曾經打麻將上癮,看電視劇上癮,看網絡小說上癮。一個人一旦成癮,他就會與外界隔絕,外界的一切和他無關,喪失五感,對時間沒有覺察。只覺得時間流逝的太快,沒有讓自己過足癮。

        早上似乎也早早醒來,但是卻不想起牀。曾經下定決心早起,要和很多自律的人一樣早早起牀,利用早上這段時間學習,讓自己獲得成長。可是隻堅持了那麼一段時間。

      磨磨蹭蹭,起牀之後想先把備課打卡完成。

      先熟悉了一下課文內容和教學設計。一會兒老公喊喫早點。坐在客廳的茶几前喫早點,面對着電視機。老公在看新聞,可是我又忍不住想看電視,對老公說,看《前行者》吧,不知道更新到哪一集呢?

        老公開始不答應,說他一會兒要出去買菜,等買菜回來再看。可我還是嘟囔着要看。老公應該也還是想看這部電視劇的,所以就調了臺,我們一起邊喫早點邊看《前行者》。

    這一看就看到了十點多鐘,老公已經出去買菜。我一直把更新的看完才捨得關電視。時間不早了,趕緊去進行備課錄音。

        這兩天嗓子有點不舒服,一想到要進行模擬課堂,心裏就特別煩躁。校長真是個瘋人啊,想出這麼損的招。你自己來試試一堂課一堂課的模擬嘛。

        摸擬一堂課還可以,每上一節課你都要讓我們模擬,多耗時間多耗精力啊。你還老是埋怨我們模擬了這麼長時間都沒有進步。你也不仔細分析一下原因,事情多了誰都不會認真做。都是敷衍了事地做,這樣做有什麼用呢?

        更讓人不可理喻的事,你還讓我們按照統一的模式來上課,來進行模擬課堂。試問哪個老師能夠死板的一步一步的照着教學設計來上。人們常說照本宣科不好,這簡直是比照本宣科還照本宣科呀!你總是讓我們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做些這些無用的死板的形式主義工作。這導致我們真正的上課就精疲力竭,沒精打采,沒有激情,沒有活力,沒有創造力了。

      忍住不耐煩,像老和尚唸經似的摸擬了兩堂課。

      終於做了一點事,完成了一點任務,似乎搬掉了心頭的一塊大石頭,心裏輕鬆了一大截。人做事不能拖拉,要立即展開行動,行動會給人成就感,給人以自信心,然後促使你進行下一步的行動。

      或許我對備課打卡的心態不對,既然不能改變就應該接受,不要那麼抗拒。越抗拒越讓自己煩躁,越會產生畏難的心理。有了煩躁,有了畏難的心理,就更加無法順利的進行這個工作了。

      隨後想看書,可是看哪一本書,家裏的書基本上都看過,可是又好像都沒有看過一樣,看了也等於沒看,頭腦裏空空如也,沒有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更沒有運用到自己的生活實踐中來。我覺得自己需要把這些書通通重看一遍,甚至多遍。

      想看這一本,又想看那一本。短短的時間內,想把每一本書都看完,可是看每一本書都需要很長時間,我突然感覺到時間的緊迫性,我又感到了茫然,陷入了選擇困難症當中,想要看的太多,反而不知道要看哪一本。

      想來想去,我決定重新看一下劍飛的《極速寫作》這本書。我覺得在寫作上,我又開始打退堂鼓,陷入了不想寫,沒東西可寫的境地。我急需要克服這個障礙。

      午飯前將近一個小時,我帶上老花鏡,快速的看《極速寫作》這本書。只看重點的部分,自己劃線的部分。

        這本書“極速”這個理念特別契合我現在的心境。我感覺似乎一切都晚了,我現在纔開始想走寫作這條路,真的太晚了。我浪費了太多的時間,爲什麼沒有早在大好的青春時期就走上閱讀寫作這條路呢?

        要想寫出一點名堂,我必須快馬加鞭呀,要像劍飛書中所說的一樣,一個小時寫1萬字,一天寫10萬字纔好啊。

      可是實際情況是,我一個小時寫1000字都像擠牙膏一樣,一點一點無比艱難。

      奇蹟,誰都想創造。可是奇蹟不是誰都能創造的。

      怎麼辦?

      看了《極速寫作》這本書,我的渾身似乎又充滿了力量。

      人的意識就是一個巨大的資源庫,因爲我沒有充分的挖掘這個資源庫,所以才導致我沒東西可寫。

      我爲什麼寫的那麼慢,因爲寫作時束縛我的東西太多,我總覺得這也不該寫,那也不該寫,這也不能寫那也不能寫。

        要想提高寫作速度,必須大腦裏有什麼就寫什麼,不要對自己的作品進行評價。不要管自己寫的好壞,不要管自己寫的是否符合邏輯,只管一句話接一句話的寫下去,就像砌牆時一塊一塊的壘磚頭。

        不要覺得自己的生活太單調,太無聊,沒有東西可寫,哪怕每天做同樣的事,走同樣的路線,看到同樣的風景,都可以去寫。要養成隨時隨地寫作的習慣,要隨時隨地能進入寫作的狀態。要學會抓住生活中的每一個場景進行寫作,哪怕這個場景再平凡再乏味都要寫。

      阿西莫夫說:寫作對於我來說,是隨時隨地可以進入,也隨時可以中斷,只要有時間,我只會做一件事,那就是寫作。

        是呀,只要有時間,就只做一件事兒,那就是寫作。如果我能發揚這種精神,遲早我也能創造出奇蹟。

        就算創造不出奇蹟,那又如何呢?

      只問耕耘,莫問收穫。

        寫作可以充實自己的人生啊!寫作可以對抗空虛無聊,對抗以往的那些成癮性習慣。這不也是寫作的一種意義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