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ention 注意力——对学习产生“心动”的感觉

01. 数学也叫“猜谜”

      老师对他说:“来做道数学题怎么样?”S同学的抵触情绪非常强烈,说:“不干!我讨厌数学!”可是,当老师换一种说法“来做一个图形猜谜游戏怎么样?”并把同一道题递给他的时候,他爽快地接受了,回答道:“好啊!”

      “改名法”在家庭教育中也可以使用。在孩子面前,把数学、物理、化学等称为“猜谜游戏”,把语文、历史、地理等文科称为“知识竞赛”,其实,学习的内容是完全没有改变的。

总结

孩子容易根据“名字”,对事物进行判断。

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点,给学习取一些有趣的名字,帮孩子改变对学习的态度。


02.孩子还没学完,就让他停下来

      越是在不合时宜的时候叫停孩子的学习,越能激发孩子“遗憾”“可惜”的心理,从而越想继续学习。

      孩子,是一种想把任务做完的生物

      为什么在不合时宜的时机叫停孩子的学习,反而能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呢?因为人类具有一种特质,那就是“与已经完成的任务相比,尚未完成的任务更吸引人”。这种现象也叫作“蔡加尼克效应”。

细分时间,让孩子集中注意力

      “限时知识抢答(10分钟)→老师授课(10分钟)→让孩子深入思考的主要问题(20分钟)→知识对战(10分钟)”。每一个细分时段,都在孩子的注意力限度之内,而且,当他们还能继续进行该项目的时候,停止,转入下一个项目。到最后,50分钟左右在孩子意犹未尽的时候,下课。让孩子带着“还没学够”的遗憾感回家,然后心心念念一周后,再来上下一节课。

      当孩子说“我还想再学点”的时候,有些家长心里都乐开了花,但这时一定不要被兴奋冲昏了头脑,绝不能再让孩子学了。一旦孩子“还想再学点”的愿望得到了满足,以后就很难“想再学点”了。

总结

孩子学习,应该在他们“还想再学点”的时候果断叫停。为了创造更多这样的时机,我们可以对学习时间进行细分。



03. 父母要在孩子面前学习

      我认为应该在孩子面前学习。父母把爱学习的姿态展现在孩子面前,是让孩子喜欢学习的好方法。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人都愿意模仿自己喜欢的人

      人都会在无意中模仿其他人。看到别人正在吃美味的食物,我们也会不自觉地想吃,甚至流口水;看到家人看电视,我们也会想看;看到朋友哭得很伤心,我们也会跟着伤心难过;小孩子看到别的小朋友有好玩的玩具,他们也想要……

      这种反应,是我们人类大脑无意识工作的结果。心理学将这种现象称为“目标感染”。尤其是在家人、朋友等亲密关系之间,更容易发生目标感染。

      哈佛大学的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教授经过调查和研究发现,在目标感染的作用下,肥胖就像“传染病”一样会扩散。如果A君的好朋友是个肥胖的人,那么A君未来变成胖子的危险性会增加171%。在长时间的交往中,A君会无意识地模仿胖子朋友“吃”的行为,结果,渐渐地就和朋友一样变成了胖子。

用自己对学习的热爱感染孩子

      您在孩子面前学习的时候,不要表现出不耐烦的神情,要展现出您对学习的热爱和热情,这样才能为孩子树立一个正面的榜样。

      如果家长对学习、工作抱有消极态度,在日常生活中无意间在孩子面前抱怨工作、厌恶学习的话,时间长了,孩子也会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

总结

家长多在孩子面前学习。最好每天规定一个时间,全家人都集中到客厅,养成共同学习的习惯。父母把爱学习的姿态展现在孩子面前,是让孩子喜欢学习的好方法。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04.将作业游戏化的四个要素

      好玩的游戏所必备的要素有哪些?我认为有以下四个:

(1)新鲜的刺激;

(2)需要完成的任务;

(3)不会太简单,也不会太难,难度适中;

(4)快速出结果。

总结

参考游戏所具备的“ARCS模型”对学习进行改造,让做作业像玩游戏一样有趣。



05.把无聊的练习变成掷骰子游戏

如果某项练习不存在先后顺序的话,可以让孩子用掷骰子的方式决定做题的顺序。家里没有骰子也不要紧,抓阄也一样。



06. 将孩子的成长数值化,陪孩子玩一场自我教育游戏

      在自我教育游戏中,一定不能让孩子的努力白费

      第一个标准和生字听写一样,“达到合格分数就可以升级”;第二个标准,分数可以作为“经验值累积”,当经验值累积达到100分时,也可以升一级。

      举例来说,假设把数学测试的合格分数定为90分,A同学3次测试分别考了60分、60分和90分。只有一次达到合格分数,所以凭此标准可以升一级。不过3次分数合计为210分,即获得了210分的经验值,根据第二个升级标准,又可以升两级。所以,至此,A同学合计可以升三级。升了多少级、具体是根据什么标准升的,都要详细告诉A同学,才能让他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长。

      游戏规则要保护孩子“尚不强大时的努力”,不仅要奖励结果,还要奖励过程。

      对于连续不及格的孩子,与其做新的测试卷,不如把过去不合格的测试卷做合格,甚至做到100分,这样才是升级的捷径,其实也是提高学习能力的捷径。

      先通过前面的游戏形式,把每天的作业数值化,并扎扎实实地为自己进行“升级”。

总结

给学习设置一个升级的规则。

任何努力,都值得鼓励,都应该反映在升级系统中,让孩子有持续下去的动力。



07. 对于孩子的积极行为,要加分,并记录下来

      在孩子眼中,与“不想输”相比,他们“更想赢”

      给孩子的行为评分,让他们自己战胜自己

      把孩子积极的行为作为评价的对象

      有一点需要提醒家长们注意,要把孩子的积极行为作为评价的对象。赞美孩子的良好行为,是减少其不良行为的最佳手段。如果一味地批评孩子的不良行为,不但难以帮孩子改掉这些问题,还容易让孩子消沉下去。

      也就是说,多关注孩子积极的一面,赞美他们积极的行为,可以激发孩子的干劲和热情,让他们朝更积极的方向发展。

总结

为行为评分,可以将所有行为都纳入游戏中来。

重点评价孩子的积极行为,赞美积极行为,可减少不良行为。



08. 带孩子在超市购物的同时,给他们出题

      经常在逛超市时给孩子出题,比上一次补习班更好

      利用单纯曝光效应,让孩子喜欢上理科、社会学科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引导孩子反复接触各种各样的知识,孩子自然而然就掌握了这些知识。

      因为人类有一种特质——“接触越多越喜欢”。这是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扎荣茨提出的“单纯曝光效应”(也叫扎荣茨效应)。

      您的孩子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在学校或补习班中再次学到的时候,他们就会表现出特别的好感:“啊!这个我知道,我喜欢这个。”

总结

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成为引导孩子学习理科、社会知识的帮手,“知识竞猜大会”赶快开起来吧。

家长不知道答案的时候,可以用智能手机上网查。



09.用简单的智力教具和孩子一起玩耍

      培养“能力”的教具,典型的代表有拼图、积木等。主要培养孩子图形识别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

      预习,不仅可以让孩子在正式学习时,对已经有印象的知识产生进一步的好感,还能更加牢固地记住新知识。

      提前学习,即预习,就像播撒知识的种子一样;正式学习,是给这些种子浇水、施肥。只有多次反复记忆,才能让知识的小苗茁壮成长,最后开花结果。

      只有父母陪着孩子一起开心地玩耍,智力教具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让知识和爱在快乐中无声无息地渗入孩子的内心。

总结

如果父母可以利用智力教具陪孩子一起边玩耍边学习,孩子将感到无比快乐。

陪伴一段时间之后,您就会发现自己的孩子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好学了。



10.多带孩子去科学馆、博物馆“游玩”

      为什么要常带孩子去科学馆、博物馆?

      我建议家长经常带孩子去科学馆、博物馆游玩,主要有三个简单的理由:

(1)实际体验更容易留在记忆中;

(2)对父母来说更划算,还能获得满足感;

(3)对升学考试也有帮助。

总结

带孩子去科学馆、博物馆玩,既省钱又不用排队。

主要的,还能让孩子学到知识,培养综合思考的能力。



11.活用视频网站,帮孩子学习

      一开始,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在视频网站检索学习视频,教孩子检索的方法。以后,孩子一个人学习的时候,也会用这种方法去检索。不知不觉就培养了孩子自主研究、探索的习惯。

      换句话说,如果孩子掌握了在网上自行搜索学习内容的方法,也就是自主探索、自我学习的方法,那就不用花钱去上什么补习班了。

总结

视频网站是知识和能力的宝库。不懂的知识可以去视频网站搜索、学习,其推荐的相关视频,还能帮我们加深理解、拓宽知识面。



12.告诉孩子“不要轻易做历年真题集”,孩子反而想去试试

        罗密欧和朱丽叶为什么爱得那么深?

      人类有一个有趣的特质,越是不让做的事,就越想做。“吃多了要长胖,别吃了!”反而会让人吃得更多。“不能违反校规!”反而让一部分学生想铤而走险。父母越是反对孩子早恋,孩子越容易偷偷地谈恋爱……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对于自己的行为,人们总希望根据自己的意志和感情自由地进行选择。当这种自由被剥夺时,人就会感到极大的压力,并产生冲破束缚、重获自由的强大心理冲动。所以,当人被禁止做某事的时候,反而会强烈地想做这件事情。放到现实中,当父母要求孩子“赶快去学习”的时候,孩子反而不想学习了。

      所以,我们不妨反其道而行之,想让孩子做某事的时候,表面上就禁止他做这件事。就比如学习,越不让他们学,他们越想学,甚至偷偷学。

      家长先对历年真题卷进行筛选,已学内容较多的卷子,先拿给孩子做。主要目的是帮孩子建立自信心。当孩子有自信之后,即使遇到自己没学过的难题,也敢于思考、敢于挑战,失败了也不会陷入懊悔的深渊,而是积极主动地去预习没学过的知识。这就帮他们打开了自主学习的大门。

      首先要让孩子认识到,学习是为自己而学,不是为了获得别人的认可。

总结

家长可以试着禁止孩子做一些题,没准儿孩子会偷偷去做。人类有一个有趣的特质,越是不让做的事,就越想做。对于自己的行为,人们总希望根据自己的意志和感情自由地进行选择。当这种自由被剥夺时,人就会感到极大的压力,并产生冲破束缚、重获自由的强大心理冲动。所以,当人被禁止做某事的时候,反而会强烈地想做这件事情。



13.巧用学习App,让孩子边玩边学习

      如果孩子能够痴迷其中的话,那就不需要任何方法和技巧,他们也能很快记住。

      当孩子痴迷于某事的时候,是他们学习效率最高的时候。

总结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记忆知识,肯定离不开多次的重复。但是,如果在无聊或者不感兴趣的情况下学习,就不容易记住知识,因为无聊的事情,谁也不想再重复做一次。所以,对于孩子学习,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和形式。数码游戏型学习软件,可以马上显示结果,并且以数值化的形式显示结果,这是容易令玩家着迷的一个重要因素。家长也来和孩子一起玩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