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歲南京美女,撿舊衣服穿,生活極度摳門,卻買了兩套房,憑啥

朱小鹿

雙十一來了,很多人都買了一大堆,然後發朋友圈痛哭流涕,表示要剁手。

但有這樣一羣人,他們的宗旨是絕對不買,絕對不花錢。

自稱消費主義逆行者,能看穿商家們做的廣告,識破他們的誘惑文案,無比堅定自己的立場。

他們成立了摳門男性聯合會和摳門女性聯合會。

每天都在宣傳:還有今天你消費降級了嗎?的羣組,近百萬人在激烈的討論着怎麼省錢。

他們還有響亮的口號:“我們摳,不是因爲我們窮,我們就是摳。”


這羣人在一起,會互相監督,彼此打氣,十元以上的早餐會受到精神上的譴責,3到5元喫一頓飯,那是日常操作。

有位大神用40塊錢買了一件白色夾克服,穿了7年,長袖磨破就改成9分袖,後來改成5分袖,最後變成一件背心。

如果有了購買慾,會去網上讓組員敲打自己,讓自己放棄購買。

有人因爲這樣摳到極致的生活方式,竟然用工資摳出了一線城市的兩套房,不可不算厲害。

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位摳門大神,她就是戰績顯赫——王神愛。

王神愛今年32歲,是南京一名普通的白領上班族。

還在上大學的時候,她就不斷儲蓄,把兼職的每一分錢都存起來,很快就買了一套房子。

畢業後,王神愛更是嚴格踐行這種摳門到極致的生活方式,每一個月工資的90%都存起來,然後在南京房價非常高的時候,又買了一套房。

短短几年,她就憑藉工資,在一線城市買了兩套房,是怎麼做到的?

首先她練就了一個神奇的本領,能隨時敏銳感覺到錢的份量,摳已經刻入到骨髓。

每當看見同事喫剩的豬肉倒掉,她會替死去的豬感到不值;

碗裏的湯撒出來,會馬上覺得自己浪費兩毛錢;

就算是看電影,看到主角在高級酒店的牀上喝紅酒,就會一直擔心酒灑到牀上而因此賠錢。

生活中,當一般人在玩手機的時候,她在看那裏可以抽優惠券,深諳各大平臺的優惠模式和促銷活動,每一次瘋狂囤貨,不放過每一個搶優惠的機會。


水果只吃打折水果,這還遠遠不夠,再通過各種消費卷可以做到0元購。

平時和老公兩人在家時喫的很簡單,早飯衝點麥片,幾乎從不下館子,一般都是在家裏炒幾個小菜,用的碗也不是買的,是促銷送的玻璃碗。

家裏水電費,一家三口全年不超過200元。

洗髮水日用品不花錢,都是在各個APP上領的試用或者免費產品。

穿衣方面,更是扣到讓人不敢相信。

一年只會花100塊錢購買內衣內褲,其他的衣服都是從朋友那裏撿來的,每次都要收集一大包回來,包括襪子也是。

帶的帽子是一次在公園爬山的時候撿到的。

當然,跟朋友一塊出去聚會,更是不可能的。每一次必要的花費,她都要計算很久,做到絕不浪費一分錢。


愛好美術的她,給家裏買過一個最貴的電子產品就是ipad,本來準備用它畫畫增加收入,結果生產力變成看愛奇藝,她再也不給自己買這些無用的東西。

婚後,王神愛的老公認可她這種生活方式,兩人一起摳。

用的手機是內存僅有32G的老式機,軟件已經刪除到只能安裝一個微信。

每一次存夠了錢,王神愛就喜歡抱着存錢罐數錢,或是看着銀行卡餘額癡癡地笑,所以,五年期間靠着貸款買了兩套房子。


你可能會疑惑,這樣“摳搜”的日子幸福指數會高嗎?過的快樂嗎?

其實對於王神愛來說,過這樣不花錢的日子才能讓自己感到快樂,花錢反而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之所以會鑄就這樣的性格,一切都源於小時候的經歷。

那時,她每次找媽媽要錢,媽媽就會把錢扔到地上,讓她撿,然後告訴她錢是特別特別難掙的,每一分都不能浪費掉,讓她記住掙錢的屈辱感、恥辱感。

而年幼的她經常爲父母的吵架買單。

那個時候父母一吵架,媽媽就會回孃家,一住就是一兩個月,爸爸則把她丟到不同的同事家小住,在別人家居住自然是侷促不安的,常常因爲不好意思上廁所,憋得死去活來。

基於這些原因,王神愛從小就買了個小豬存錢罐,開始攢錢,六年級便讚了1200塊錢的硬幣,用她的話來說:“可以買一平房子了。”

沒事就會把錢拿出來稱稱,擺着一摞摞看看。

畢業參加工作有了收入之後,攢錢就成了重中之重。

一次路過地下通道,她看着兩邊熱鬧的小店時,她對他老公說你知道這兩邊是什麼嗎?

那都是陷阱,他們無時無刻不在召喚着你掏錢。

就是這樣日復一日的攢錢,不被外界的物慾紛擾,終於買到屬於自己的房子,找到那份安全感。

對大部分人來說,這樣的日子沒有顏色,沒有意思,好像就成了錢的奴隸。

很多人還說,王神愛甚至連廁所用紙都曬乾了重複使用,還有剋扣孩子的食物等。

面對這些指責,她回答說,自己雖然摳,但對孩子該花的還得花,曬乾廁紙的行爲,沒有做過。

不管怎樣因爲這個採訪,王神愛一下子火了,網上攻擊她的人特別多。

這只是活着,不是生活。

這是一種精神病,買了房子也是撿垃圾不扔堆滿樓的那種人。

那活這一輩子爲了啥?爲了穿破爛?爲了省錢死後帶不走?

自己的價值觀出了問題,節儉出毛病了吧。

其實王神愛對此也有自己的見解,她說:“老公非常喜歡她摳門的生活習慣,並且也變得摳門起來,兩人三觀一致,所以一起生活的很快樂。”

當然,她並不認爲每個人都要做消費逆行者,而應該在生活中找到適合自己,適合家人的生活方式,快樂和家庭和諧纔是最重要的。

是呀,每個人生活經歷不同,對金錢的概念也不盡相同。不管究竟怎樣生活,都有深層的原因,摳門如果是別人感到快樂的方式,何嘗不值得尊重。

當然,有存錢的習慣是好事,但也要有感受生活之美的心。

努力向上的生活就是美好的。


論語裏有句話:過猶不及,事緩則圓。

凡事有度,不走極端,遵照自然規律,按照本心來生活,就是最好的。

現在社會,存錢很重要,但一定要恰到好處,恰如其分,有度皆可行,沒有度就容易亂套。

之前看過一個媽媽上電視節目控訴自己的女兒,因爲女兒買房成癮。

徐婷來自廣州,名下有10套房。

大一的時候徐婷看上一處房子,首付是一萬塊錢,當時沒有錢的她想找媽媽借,當然並沒有如她的願。

無獨有偶,畢業後的她又看中一套房子,當時的首付是6萬,但是自己的手裏只有4萬塊錢,再次找媽媽借2萬塊錢也以失敗告終。

後來兩處房子都漲出天價,也正是因爲這兩次的錯過,讓她對房子產生了強烈的嚮往和渴求。

畢業後的她在電臺做媒體工作,收入水平和大家差不多,幾年後稍微有點存款的她,終於可以買下第一套房時,她第一時間買了一套房,那種滿足感給了她很大的衝擊。


從此這種買房的慾望一發不可收拾,她只要看到合適的房子,只要自己能付首付就會買下。

甚至有時候走在街上,銷售遞一份宣傳單,一看自己能付的起首付,連房子在那裏都不確定就立馬買了下來。

她買房的宗旨是不圖最好只圖便宜。

幾年時間累積手上已經有10套房子,而買房的心還沒得到滿足,看到合適的還會心動。

她希望在每個城市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每次路過一個市區知道自己在這裏買了一套房子就特別滿足,補償心理造就了巨大的虛榮心。

而心裏的滿足背後,是每個月6萬多的貸款,和並不便宜的物業費。


衝動消費讓她陷入深深的恐懼,爲了還完高亢的貸款她日常是晚上11點下班,沒日沒夜的工作是常態。

每個月的還款日她都會感到非常焦慮,壓力巨大。

因爲還款時間都不在同一天,媽媽擔心女兒忘記或者沒有還款能力,經常失眠。

高額的貸款,和不同的消費觀,勸退了本在交往男朋友,女兒的個人問題也讓媽媽感到很焦慮。

買房其實是好事,攢錢也是給自己攢安全感。

但是徐婷的買房經歷,超過了她的能力範圍,而且已經禍及家人,嚴重的影響自己和家人的生活。

曾國藩說:“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預爲之計。”

做任何事,必須保持一定限度,太滿會溢出來,最後自己付出萬分精力去維持,反而得不償失。


對大多數人來說,房子意味着安全感。

好像越多,安全感越足,實際上,真正的安全感並不是外界的物資,而是內心的知足。

內心存在空洞,無論多少房子也填補不了,空虛感從來不會因爲物資而改變。快樂來自對生活的合理安排,適當享受。

江蘇泰州有一個女孩叫莉娜,她用打工十年的錢給自己首付了一套房子,爲了省錢現在住在毛坯房,她今年26歲。


家境貧寒的莉娜,小學還沒有畢業就開始打工。

起初是在一家紡織廠做縫合學徒,主要的工作是把衣服的各個部位拼接起來,每個月的工資只有幾百塊錢。

有了工作經驗的她去了另一家紡織廠工作,工資漲到兩三千一個月,但是工作時間是每天12小時。

也正是因爲這個契機,工作時間太長,掙的錢沒有地方花,自己存下了一些錢。

工作幾年後,攢下存款的莉娜19歲,她有個大膽的想法就是開花店。

在家人的驚訝中,花店開了起來,莉娜每天非常勤快地跑場飯店和KTV推銷自己的花。小店被她經營的有聲有色,遇上情人節一天可以有兩萬的收入。

後來她還賣過螃蟹,做過微商,攢下不少錢。

她對錢一直比較渴望,因爲從小生活在重男輕女的家庭,小時候家人給男孩的紅包是20,而自己則是5塊,零花錢哥哥是5毛,自己是2毛。

父母種田或者忙於農活,她就會被鎖在家裏,一個人睡覺、玩耍,隨便做點什麼填飽肚子。

由於這些經歷,她養成了獨立的性格,有了存款後,就希望有個屬於自己的小天地。

起初家人也非常不理解,覺得她是神經病,有點錢不如回家造房子,女兒反正都會出嫁。

但她並不這麼想,也勇敢做出了反抗。

120平的房子,均價8500,每個月還款3000元,壓力雖然大,但是房子確實給了自己一份底氣,一條後路。

有房子之後,爲了省錢她便直接住進毛坯房,莉娜精神面貌更加的積極樂觀,家人不再覺得她只是個黃毛丫頭,而是個有想法有計劃的女生,對她更加尊重。

在行李箱上喫泡麪的視頻讓很多人瞭解這個努力勤奮的女孩。


有人說:“她從普通人的生活中掙扎出來,開出自己的花。”

雖然居住環境惡劣,每天都會掃出很多灰塵,但是她的內心是幸福滿足的,工作起來更加有動力。

自己的目標也更加清晰,就是攢錢裝修房子,那怕每天粉刷一點牆,都是進步,對生活也多了更多的期許。

或許有的人會說沒錢買什麼房子,幹嘛要把自己逼的苦哈哈的樣子。

其實不然,從小獨立的莉娜計劃性強,敢作敢衝,攢錢買房是適合她,並且正確的生活方式。

她並不是衝動消費,而是因爲生活環境讓她需要自己的棲息之地,也明白房子於她的重要性。

有房子之後她的一切想法都有了落地的可能,她想着其他兩個房間裝修好之後,可以租出去給漂泊的女孩們一個安身之所。


雖然現在過的拮据,但只是暫時的。

她相信通過努力掙錢和攢錢,一定會越來越好。有時她也會買一個自己喜歡的包包,雖然包包幾百塊錢,可能是她幾天的生活開支。

但喜歡的東西帶來的快樂和美妙,讓莉娜更加懂得拼搏的意義,更加珍惜這份自己節儉來的美好生活。

是啊,這麼可愛的姑娘,努力生活,偶爾犒勞一下自己也無妨呀。

米蘭昆德拉說,生活不在別處。

無論是節儉,還是奢侈,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消費方式,背後是一種價值觀的直接體現。

就算摳門只要自己喜歡,很享受最後的結果,那這樣做也值得。

如果太摳自己受不了,很委屈,那完全沒必要受折磨,生活不只是活着,適當的體驗美好,纔能有繼續前進的動力。

所以,不要過於鬆懈,也不要過於苛刻。

鬆懈讓人懶惰,不願意進步,成爲溫水裏的青蛙,虛度的是光陰,蹉跎的是自己。

過於苛刻成了金錢的奴隸,埋頭掙錢失去了感受美的機會。

希望我們都年少有爲,知進退,共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