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樅菌的老人

烏樅菌於湘西人來講,是名副其實的“山珍”。烏樅菌生長几季,但秋冬交替時節長得最多,味道也最爲鮮美。

說烏樅菌於這個時節長得最多,也只是相對而言。若是像竹筍那樣滿山遍地,烏樅菌在縣城裏就不可能賣到六、七十元一斤。

上週末,我與前任駐村第一支書、辦公室三位人員,到社區辦理我和第一支書交接工作以及我住宿生活準備相關事情,因而是一個地方一個地方趕。過橋不遠處,見到一位老人提着一籃子樅菌。“買點樅菌回去!”我忘了是哪位同事先發話。不過有人發話,就有人響應,畢竟烏樅菌很有吸引力 。

“好多錢一斤?”我還是忘了是哪位同事先問的價格 。“四十元一斤……稱過的……連皮六斤多一點。”老人一句話說成了幾句話。其他同事說了什麼我還是忘了,只記得前任第一支書發話了話,全部給買下。

買賣的事我插不上嘴,一不會砍價,二不識稱(木稱),如果沒有手機,還不會算賬。還好,插不上嘴我不插嘴,就在旁邊看。

老人約莫六十歲,身材雖單瘦,動作很利索。她把稱坨放到適當位置,撐杆略向上翹。辦公室一張姓年輕女同事靠前,仔細地看了看稱。說實話樣子是很認真,我卻懷疑她也不識稱,只是在“裝模作樣”。

其實我們識不識稱沒關係,只要老人識稱就夠了。像農村這樣的老人——不像城市裏做生意的菜販子,她們可能連騙稱的意識都不會有,是簡單得不能再簡單,淳樸得不能再淳樸的人。老人的樅菌表裏如一、上下一致——倒進同事紙箱裏的樅菌除了勻整外,沒有一塊是爛掉的。

還沒有完成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又有一位中年婦女提着半籃子樅菌走了過來,請求把她的樅菌也買下。還是前任支書表態,按同樣的價格買了下來。只是紙箱已經裝滿,便問老人分幾個一次性食品袋。老人二話沒說,抓了一大把食品袋給他。我在旁邊看着都心疼,好像那些食品袋不是花錢買的,要是在縣城菜市場,頂多分一兩個。

同行五人,有人空手,有人捧物,就是沒有人提醒“莫掉東西”!走進一個賣電器的商店時,還是一位年輕楊姓同事發現,有一袋子樅菌忘記拿了。誰發現,誰負責,年輕同事馬上準備回去拿。剛走出店門口,那位老人提着一袋子樅菌來了。她把樅菌放進店裏,說了一句我還沒來得及聽清楚的話後就走了。

生活中有些人,尤其是所謂的那些看不起鄉下人的“城裏人”,口口聲聲說“道德”、“素質”、“誠信”。

賣樅菌的老人,也許不知道什麼是“道德”,什麼是“素質”,什麼是“誠信”,往往就是像這樣不知道卻又能做得到的,纔是最高境界有“道德”、“素質”、“誠信”的人。她們的“道德”、“素質”、“誠信”不是來自教育、服飾、言語,而是來自骨子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