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現狀或自己爲什麼那麼難?

有這樣幾個案例:

一、A男子多年躲在自己的房間裏閉門不出,他很想到外面去,像其他正常人一樣擁有一份工作。但他只要踏出房間一步馬上就會心悸不已、手腳發抖。他常說“我很想改變”。
二、B很年輕,一直有個夢想,是成爲一位小說家,但她總說自己寫不出作品。原因是工作太忙,很少有時間去寫。
三、D女子有位深受男士歡迎的“閨蜜”C,她很羨慕,她常常說“我很想變成C那樣的女孩,衆星捧月的感覺應該非常好”。

可以看出,上面的人都很想改變,但都還沒有實現。生活中的我們,也常常會出現這種情況,想改變但不知從何改起或者覺得改變太難了,最後在糾結中度過一天又一天。

爲什麼改變這麼難呢?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爲“你之所以無法改變,是因爲你下了不改變的決心”。怎麼理解這句話呢?

案例一中的A並不是因爲手腳發抖才無法外出,正好相反,A是因爲不想外出,所以纔出現手腳發抖。也就說,A的目的本身就是“不想外出”。同樣地,B並不是因爲工作太忙而無法寫作,而是“不想承受寫作的失敗或改變”而太忙;D也類似情況。

這種屬於心理學上的“目的論”,它區別於“決定論”。比如我們感冒發燒去看醫生,如果醫生只告訴你感冒的原因“你是因爲昨天穿的太少而感冒的”,你會滿意嗎?大部分人都不會,畢竟我們正經受着高燒的折磨,我們是想變好對不對?

只告訴你原因就屬於“決定論”,而阿德勒更強調“目的”,比如你感冒的目的是什麼?你想改變的目的是什麼?這個“目的”區別於我們日常說的“目的=意圖”,這裏的“目的”更多的是沒有被自己識別出來的“目的”,但它又確確實實的影響着我們。就像上面的A、B和D,你要是問他們,他們一定會斬釘截鐵地說“我想改變”“我想成爲小說家”“我想變成C”。

但A呆在家裏可能會獲得父母更多的關注,他於是不想出去並且給自己製造“手腳發抖”這樣的情緒;B既不願意出去被人評價,更不願意去面對因作品拙劣而落選的現實,她只想活在“只要我有時間我也可以,只要環境具備我也能寫”這樣的可能性中;而D呢,她覺得變成C會很幸福,說明她現在過的不幸福…這些“目的”讓他們無法改變。

改變需要勇氣。很多人之所以無法改變是無法面對新的生活方式帶給自己的挑戰和不確定性,害怕未來會更加痛苦和更加不幸,所以即使現狀不滿,但還是認爲保持現狀更加輕鬆和安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