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初鑑 二百三十二

引:鮑叔既進管仲,以身下之。子孫世祿於齊,有封邑者十餘世,常為名大伕。天下不多管仲之賢而多鮑叔能知人也。

南川子曰:是也,鮑叔牙亦可謂賢者也。

引: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南川子曰:隨風就俗,民安如故。

引:其為政也,善因禍而為福,轉敗而為功。

南川子曰:此可謂大能矣。

引:故曰:“知與之為取,政之寶也。”

南川子曰:政者,奸謀而已。

引:《說苑》雲‘齊桓公使管仲治國,管仲對曰:“賤不能臨貴。”桓公以為上卿,而國不治,曰:“何故?”管仲對曰:“貧不能使富。”桓公賜之齊巿租,而國不治。桓公曰:“何故?”對曰:“疏不能制近。”桓公立以為仲父,齊國大安,而遂霸天下。’

南川子曰:使能者如管仲者,未富貴尊而不能治國,況於他人哉。

引:其在朝,君語及之,即危言;語不及之,即危行。國有道,即順命;無道,即衡命。

南川子曰:此順勢而爲也。

引:【正義】恣態之容色與淫慾之志皆無益於伕子,須去除也。

南川子曰:雖然,難去。

引:蓋老子百有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以其修道而養壽也。

南川子曰:世果有如此壽數者乎?

引:葛仙公序雲“老子體於自然,生乎大始之先,起乎無因,經歷天地終始,不可稱載”。

南川子曰:無因而起,莫知其終。

辛丑十月初四

2021.11.08於北京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