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者的步痕

在小學和初中的美好時光裏,天性與性情得到了完全的釋放。凡是能玩的遊戲盡情玩,凡是能跑能跳的都要嘗試,在充裕的時間裏,像能翻小人書、讀小說的孩子都被家長誇來誇去。若能幫父母寫信或給大家講故事,更得到一片讚揚。自己就是其中被誇獎和讚揚的少數孩子。

有時把小時候有意義的事情講給孩子聽,一定會收穫再三的糾纏。外孫女一回來,就說“講你小時候的故事。”慢慢的,自己就把過去的故事寫成文字,把孩子們的羨慕和嚮往變成自己充實生活的一部分。

任何事物有利有弊,少年天性的釋放,到成年後有兩點走向。一種繼續保持,一種改變自我。保持者多被時代巨浪打翻到社會底層。改變者隨波逐流,讀書學習,讓知識改變命運,活出精彩。正因爲走過艱辛的努力過程,喜歡在本子上記錄一些感想體會,也漸漸養成了寫文作詩的習慣。

臨近離崗,結識了一位老師,並在幾個同事和文學愛好者的見證下,搞了一個簡樸的拜師儀式。在老師精心的指導下,開始整理過去寫的東西,也嘗試着寫詩歌散文。

從稚嫩的小文到上千字的隨筆,彙集有十幾萬字。一年內,向地方報刊雜誌投稿十餘篇。還參加一些徵文活動,獲得幾個獎項。在老師和鼓勵下,又把所有詩文逐篇逐字地修改打磨,終於在離崗前夕,出版了詩文集。

離崗生活如同退休生活,意味着退休生活的提前開始。有了生活經歷,相對寫作而言,具備了厚實的基礎。僅有生活經歷沒有寫作興趣和堅持不懈的努力也不行。當然,相輔相成的還有讀書。

規劃讀書寫作,也固定出新的生活方式。自2017年,藉助簡書平臺連續發表詩文。嘗試過幾次日更挑戰。堅持時間長短不一,最終獲得了“日更達人”。非常感謝簡書平臺,一面見證着筆耕不輟的進步提高,又見識了一個作者情感起伏更迭的變化。

四個春夏秋冬,無數個喜怒哀樂。歲月改變着容顏,歲月又存起心跡。歲月見證着讀書,歲月記錄着一個寫作者的步痕。一天不寫點文字,好像日子沒過。不管多晚,都要把一天所見所聞寫出來。這個習慣與喫飯睡覺、洗臉刷牙般成爲每天都要履行的公事,成爲一種生活方式固定下來。

堅持努力,就有收穫。去年底,把四年間寫的隨筆整理了一下,有欠缺的抽出來,挑取六十篇結集。今年八月初,終於出版了散文集《華原行》。在感到欣慰的時候,非常感謝簡書平臺,當然不能忘記老師和文友們的支持和鼓勵。

把興趣愛好轉換成一種生活方式,給退休生活帶來了層次性的感覺。因爲寫作,文聯和作協經常邀請參加主題工作採風。連續三年的扶貧採風,既沒有脫離社會,又收穫了學習提高寫作水平的機會。而且,生活充滿正能量,充滿友誼和快樂。

把寫作當成一種生活方式,不因爲了完成任務和實現目標,而有壓力和負擔;不因求名得利,而焦急煩燥;只要心理平衡,自在悠閒都隨自願。

把寫作當成一種生活方式,不失爲一種晚年生活的選擇。它增長了生命的厚度。讓腳步緩下來,慢慢回味年歲,讓記憶打開思路,在回憶中,尋找人生所得,又增長了生命的長度。心有定數,不爲凡事左右。或許,在讓生命稍有光華的同時,靈魂也得到了昇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