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偶尔出现的偏差值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我把这称之为生活的偏差值。

我没有谈过很多恋爱,我只是写了很多字,也许我把能谈恋爱的时间都交给了自己,没能说出口的话都写在了故事里。可没有一篇故事是真的,也没有一篇故事是有关我,但故事要美,必须藏着真话。

写故事的时候需要素材,除了读书、观察还有去采访,在线上听一些正无聊的人讲他们的故事,我只是个倾听者,然后透过他们的讲述尽可能去感同身受,然后将情感交予,一点点杂糅,一字一句的敲打,就变成了此后,一篇又一篇的故事。

我的圈子是有限的,我身边人的认知也是有限的,听多了,写多了,陷入死循环,视角打不开,总觉得闭塞,于是,我停止了,不再写故事也不再主动采访听故事。

我开始观内,写自己。

我是个太简单的人了,就如井底之蛙。按部就班的学习,按部就班的工作,从未有过偏差,一直随着洪流一步一步艰难的跋涉在其中。

读书对我的意义便在于,我没能亲眼见到并行走到的世界,透过别人的文字,让我得到了另一种抵达。

最孤独是月份里,一个月读完15本书,并不间断每三日一篇文案稿的撰写,那是大四的尾巴尖,我唯一清闲的时候。

经历过大三大四阶段的都懂,最清闲也最迷茫,好像全世界的大门都朝自己打开,什么都想拼命抓,却又不知道自己能拼命抓住什么。

我所学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我身边的同学在起早贪黑的考研、考公、考编,每一个人都像陀螺式的按部就班寻着自己的节奏飞快地前进着。现在回想起来,我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在那时没有赌,没有在17年的时候再赌一把,考研。

但现在我家里人觉得,我目前的状况已经是他们所满意的了,人生不管怎么选,都是会后悔的吧,只要做出选择,就一定有那么一刻,你曾后悔过。

我太爱哭了,尤其是遇到挫折和问题的时候,我妈现在还在拿这事儿来笑我,高考那时,哭了一场又一场,喊了一遍又一遍的放弃,但还是哭着咬着牙坚持下来走到今天。

所以,文字与书本对我来说,并非爱好,是救赎。

很多情绪需要盛放需要宣泄的出口,不够坚定的内心需要力量的支撑,书本于我便是如此。感情受挫的时候,会去跑步,一圈又一圈反复咀嚼着失落与痛苦,汗水蒸发,内心是畅快的,仿似那些不安也随着汗水被成功代谢到体外蒸发掉。

我只记得2017-2018年写下那些故事是很痛苦的,只有得到认可时才能收获短暂的小小的暗自欢喜,但快乐是短暂的,苦痛感是最为迂回绵长的,2021年再回望走过的岁月记录,多了些许欣然,会勾起许多回忆,也庆幸曾经记录过,让那时的至暗时刻,终于迎见了曙光。

记录,是有关生活的仪式感。

2019刚参加工作,2020年在逐渐适应工作,这两年是我最迷失的两年,不阅读、不思考、如行尸走肉般服从安排,被周遭的环境所影响,所以两年来,我只有工作,没有兴趣没有爱好,我不知道每天都在忙什么,我只知道每天都很累,做什么都没心思。

2021年三月份是爆发的节点,我也把它称之为我人生中又一偏差值。

多了2cm的伤疤,置之死地而后生。

我逐渐地开始想念这些文字,我重新下回了简书,无聊的时候会一篇篇翻看,像第三者般旁观过往的一切,既开心又难过。

可我距离文字已经两年未曾动笔了,生疏了,甚至两年间,我都无法安静的敲打出一篇成形的日记,心碎如无。

要感谢骨折,让我的工作停滞了。

时间刚开始慢下来的时候我很无聊,我看了很多电视剧,那时候为了缓解疼痛感,我最常做的事情就是躺在沙发上,从早看到晚。再后来,发现看电视也无聊,它让我获得短暂的满足感,却让我的内心陷入巨大的空洞与恐慌之中。

我开始读书,把暑假未能读完的书重新读完,并开始做摘录,硬着头皮去读九百多页的《卡拉马佐夫兄弟》,逼着自己读不想读的书,懒得读的书,反而得到了最大的收获。

我混乱的、破碎的、飘忽的心思慢慢的定下来,才能够缓缓敲出这一行一行不费力便能写出的句子。

昨晚很开心,17-18年写的故事都与平台签约了,没有钱,就是这份迟来的认可让我开心了那么十分钟。我这个人对快乐的感知力有限,快乐激动只是一瞬间的事情,而痛苦的余味则会让我反复咀嚼自我折磨。

时隔两年,我不再是涉世未深处于象牙塔下温室里的大学生,所以,我理应开启新的征程,关注更大更广阔的世界。

虽然我嘴上说着自由,但仍在想有朝一日考回家里工作,一方面要自由不想被束缚,一方面又逃不开现实的牢笼,怎么看待眼前的生活,才是决定我们的关键。

正因如此,我更喜欢生活偶尔出现的偏差值。

不必时时在轨道,但哪条路都会指向终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