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88《鄉土中國》費孝通

前言:我時常在各種社會學書籍裏看見《鄉土中國》這個書名,但一直沒有去讀這本書。偶然在多抓魚囤書的時候,看見這本書的二手版只需要7塊錢,加之評分很高,便購買了。又因學校各種瑣事,直到最近才完成了拜讀。


正文:

“文化是依賴象徵體系和個人的記憶而維持着的社會共同經驗。這樣說來,每個人的“當前”,不僅包括他個人“過去”的投影,而且是整個民族的“過去”的投影。歷史對於個人並不是點綴的飾物,而是實用的,不能或缺的生活基矗人不能離開社會生活,就不能不學習文化。文化得靠記憶,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記憶力上不能不力求發展。我們不但要在個人的今昔之間築通橋樑,而且在社會的世代之間也得築通橋樑,不然就沒有了文化,也沒有了我們現在所能享受的生活。”---費孝通

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撰寫的《鄉土中國》首次出版於1948年,是一本關於中國鄉土社會傳統文化和社會結構理論研究的社會學著作,是深度理解中國基層社會及探尋中國社會文化根脈的代表作。書中的很多觀點和分析歸納雖然是上世紀五十年代的情況,但仍非常符合中國社會的現狀,這也符合穩定堅實傳統務實的中國農業文化的特徵。

“鄉土”是中國基層社會的代名詞,它意指中國鋪陳在土地上的廣大農村。在傳統中國,農村儘管是社會的基層,卻是整個國家和社會的支柱,它維繫着小到一個宗族大到整個國家的秩序與結構。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句話放在傳統中國的語境中,是非常準確的。大部分中國人從出生便接觸到土地,伴隨着春種夏長、秋收冬藏這種一年四季的勞作,人的一生都在和泥土打交道。人向土地播撒他的勤勞,土地則在適當的季節向人回饋它的賜予。人和土地的關係是相互而密切的。

在鄉土中國,土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鄉土人甚至認爲,土地也是一位神明,它掌管着塵世間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土地就像一位母親,我們從她懷裏出生,臨終時又迴歸到她的懷裏。土地既是衣食生活的來源,同時也是情感的精神寄託。與“土”聯繫在一起的是“鄉”,這既是指一個空間概念,也指一個共同生活的社羣。“鄉”是落實在某一塊“土”之上的,也意味着一羣共同長大生活的人,這羣人是我們自小便熟悉的。

中國社會源自農業,農業紮根土地。鄉土社會構建了面對面的社羣,和水波紋般的差序格局。鄉土社會無法設置明確的界限,相處之道唯有“克己”,道德和法律、氏族關係也只能“推己及人”依靠個體維繫。其實“鄉土”無關褒貶,中國幾千年來社會主體就是農耕社會,雖然遊牧民族征服過中國,可從來沒實現過對建立在農耕文明上的中國文化的征服,所以中國的鄉土性格是必然的。

書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點是:家族與家庭的矛盾。父系氏族下的家族是鄉土中國的社羣結構,時至今日,許多人仍然不能離開七大姑八大姨的影響,這也讓春節成了每個在城市生活的人頭戴的緊箍咒,只要一提到頭皮就發麻。好在空間的距離弱化了二者的矛盾,從逃離北上廣到逃回北上廣,大都市的生活再多無奈,我們這代人也回不去鄉土式的人情社會了。

此外書中還提到了鄉村情感的淡漠。因爲差序格局的存在,中國的鄉村是情感淡漠的,情感的交流大多隻存在於同性和同齡人之間。但現代性帶來了情感意識的覺醒,卻仍然沒有給人們合理的情感表達交流機制,都市的冷漠比鄉村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果說鄉村的情感淡漠是一種意識上的矇昧,都市的冷漠則給人帶來深深的孤獨與寂寞。而最悲慘的是,在這樣的轉型期,一方面,許多家庭內部還保留着鄉土式的內斂情緒,家庭內部甚少情感表達與交流,父母對子女的感情還停留在嚴父慈母或者嚴父嚴母的框架內,而另一方面,交友文化、派對文化也未能在都市健康地發展,城市就像情感的真空地帶,但又隱藏着無數寂寞又渴望交流的靈魂。於是我們誕生了陌陌、探探這樣的交友軟件,人們渴望通過簡潔快速的方式認識新的伴侶。但生活仍然是有希望的,從一些綜藝節目中,我時常能夠感受到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情感表達更加自然,他們常常用擁抱、親吻表達感情,中國式的家長也不再是千篇一律的犧牲者形象,這讓我非常羨慕,也感到溫暖。


結語: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的人困惑,生長在轉型時期是一種不幸也是一種幸運,但至少這個時代有許多值得我們思考的事情,並且我們仍然在思考。我想,這樣的我們即便渺小,也仍然是一股力量,一點希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