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88《乡土中国》费孝通

前言:我时常在各种社会学书籍里看见《乡土中国》这个书名,但一直没有去读这本书。偶然在多抓鱼囤书的时候,看见这本书的二手版只需要7块钱,加之评分很高,便购买了。又因学校各种琐事,直到最近才完成了拜读。


正文:

“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持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每个人的“当前”,不仅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能或缺的生活基矗人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就不能不学习文化。文化得靠记忆,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记忆力上不能不力求发展。我们不但要在个人的今昔之间筑通桥梁,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筑通桥梁,不然就没有了文化,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费孝通

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撰写的《乡土中国》首次出版于1948年,是一本关于中国乡土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理论研究的社会学著作,是深度理解中国基层社会及探寻中国社会文化根脉的代表作。书中的很多观点和分析归纳虽然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情况,但仍非常符合中国社会的现状,这也符合稳定坚实传统务实的中国农业文化的特征。

“乡土”是中国基层社会的代名词,它意指中国铺陈在土地上的广大农村。在传统中国,农村尽管是社会的基层,却是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支柱,它维系着小到一个宗族大到整个国家的秩序与结构。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这句话放在传统中国的语境中,是非常准确的。大部分中国人从出生便接触到土地,伴随着春种夏长、秋收冬藏这种一年四季的劳作,人的一生都在和泥土打交道。人向土地播撒他的勤劳,土地则在适当的季节向人回馈它的赐予。人和土地的关系是相互而密切的。

在乡土中国,土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乡土人甚至认为,土地也是一位神明,它掌管着尘世间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土地就像一位母亲,我们从她怀里出生,临终时又回归到她的怀里。土地既是衣食生活的来源,同时也是情感的精神寄托。与“土”联系在一起的是“乡”,这既是指一个空间概念,也指一个共同生活的社群。“乡”是落实在某一块“土”之上的,也意味着一群共同长大生活的人,这群人是我们自小便熟悉的。

中国社会源自农业,农业扎根土地。乡土社会构建了面对面的社群,和水波纹般的差序格局。乡土社会无法设置明确的界限,相处之道唯有“克己”,道德和法律、氏族关系也只能“推己及人”依靠个体维系。其实“乡土”无关褒贬,中国几千年来社会主体就是农耕社会,虽然游牧民族征服过中国,可从来没实现过对建立在农耕文明上的中国文化的征服,所以中国的乡土性格是必然的。

书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是:家族与家庭的矛盾。父系氏族下的家族是乡土中国的社群结构,时至今日,许多人仍然不能离开七大姑八大姨的影响,这也让春节成了每个在城市生活的人头戴的紧箍咒,只要一提到头皮就发麻。好在空间的距离弱化了二者的矛盾,从逃离北上广到逃回北上广,大都市的生活再多无奈,我们这代人也回不去乡土式的人情社会了。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乡村情感的淡漠。因为差序格局的存在,中国的乡村是情感淡漠的,情感的交流大多只存在于同性和同龄人之间。但现代性带来了情感意识的觉醒,却仍然没有给人们合理的情感表达交流机制,都市的冷漠比乡村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说乡村的情感淡漠是一种意识上的蒙昧,都市的冷漠则给人带来深深的孤独与寂寞。而最悲惨的是,在这样的转型期,一方面,许多家庭内部还保留着乡土式的内敛情绪,家庭内部甚少情感表达与交流,父母对子女的感情还停留在严父慈母或者严父严母的框架内,而另一方面,交友文化、派对文化也未能在都市健康地发展,城市就像情感的真空地带,但又隐藏着无数寂寞又渴望交流的灵魂。于是我们诞生了陌陌、探探这样的交友软件,人们渴望通过简洁快速的方式认识新的伴侣。但生活仍然是有希望的,从一些综艺节目中,我时常能够感受到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表达更加自然,他们常常用拥抱、亲吻表达感情,中国式的家长也不再是千篇一律的牺牲者形象,这让我非常羡慕,也感到温暖。


结语: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的人困惑,生长在转型时期是一种不幸也是一种幸运,但至少这个时代有许多值得我们思考的事情,并且我们仍然在思考。我想,这样的我们即便渺小,也仍然是一股力量,一点希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