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14學習政治的第三天

1

真理和謬誤的辯證關係原理

這個原理很簡單,適用的情況特別地好辨識。當我們在做題的時候,讀到材料中的故事有這樣的一些情形:以前是對的,現在變錯了;以前是錯的,現在變對了。我本來是成功的,換個條件我又失敗了;我本來是失敗的,轉換個條件我又成功了。總之對錯、成敗之間的轉換,我們都可以用真理和謬誤的原理去進行分析。

相互區別:

由於真理與謬誤的區分取決於認識的內容是否如實地反映了客觀事物,因此真理與謬誤是性質不同的兩種認識,它們是對立的。

相互聯繫:

真理與謬誤又是統一的,它們相互依存、相互轉化。

真理與謬誤相比較而存在,沒有真理就無所謂謬誤,沒有謬誤也無所謂真理;真理中包含着某種以後會暴露出來的錯誤的方面或因素,謬誤中也隱藏着以後會顯露出來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

在一定條件下,真理與謬誤相互轉化。真理與謬誤在一定範圍內的對立是絕對的,但超出一定範圍,它們就會相互轉化,真理變成謬誤,謬誤變成真理。

2

歷史的創造者問題

今年有很多非常重大的政治熱點詞彙都與這個原理有關,比如說:共同富裕,爲什麼要共同富裕?因爲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在多次講話稿當中談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所謂的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所以面對這樣的設問,要來作答的就是【歷史的創造者原理】。

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人民羣衆起着決定性的作用。

人民羣衆是社會歷史實踐的主體,在創造歷史中起決定性的作用。

人民羣衆是順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社會力量,是具有變革舊的生產關係願望的社會力量,是主張變革舊的社會制度和舊的思想觀念的社會力量。

人民羣衆的總體意願和行動代表了歷史發展的方向,人民羣衆的社會實踐最終決定歷史發展的結局。

唯物史觀要求我們堅持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馬克思主義羣衆觀點,貫徹黨的羣衆路線,即一切爲了羣衆,一切依靠羣衆,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

3

新發展階段

角度一:新發展階段面臨怎樣的發展環境?

第一,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

第二,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yi qing影響廣泛深遠,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進入動盪變革期, 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對世界和平與發展構成威脅,我國發展會面對更多逆風逆水的外部環境。

第三,時與勢在我們一邊,這是我們的定力和底氣所在,也是我們的決心和信心所在。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外部衝擊只能倒逼我們加快改革創新步伐。

角度二:如何看待新發展階段的重要性?

第一,新發展階段是我國社會主義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是一個靜態、一成不變、停滯不前的階段,也不是一個自發、被動、不用費多大氣力自然而然就可以跨過的階段,而是一個動態、積極有爲、始終洋溢着蓬勃生機活力的過程,是一個階梯式遞進、不斷髮展進步、日益接近質的飛躍的量的積累和發展變化的過程。

第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發展階段),既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發展的要求,也是我國社會主義從初級階段向更高階段邁進的要求。

4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創新的舉措】內容非常豐富,我們要學會抓關鍵詞進行記憶!

第一點: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

第二點:科技創新、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

第三點:人才

第四點:企業爲主體、市場爲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

第五點:知識產權保護

第六點:三大戰略

 

創新的必要性:

發展動力決定發展速度、效能、可持續性。堅持創新發展,是應對發展環境變化、增強發展動力、把握髮展主動權,更好引領新常態的根本之策。

創新的要求:

堅持創新發展,就是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創新的舉措:

第一,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戰略科技力量,推動重大科技創新取得新進展。

第二,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強化戰略科技力量,推動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

第三,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

第四,建立以企業爲主體、市場爲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第五,倡導創新文化,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提升大衆創業、萬衆創新水平。

第六,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努力實現到2035 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的目標。

5

開放發展的必要性

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後。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也需要中國。

我們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實行積極主動的開放政策,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全面開放新格局,爲我國創造了良好國際環境、開拓了廣闊發展空間。

中國擴大開放的舉措,是根據中國改革發展客觀需要作出的自主選擇,這有利於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有利於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有利於世界和平、穩定、發展。

6

開放發展的要求

堅持開放發展,就要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堅持內外需協調、進出口平衡、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引資和引技引智並舉,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公共產品供給,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制度性話語權,構建廣泛的利益共同體。

7

開放發展的舉措

第一,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爲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

第二,拓展對外貿易,培育貿易新業態新模式。

第三,有序放寬市場準入,全面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繼續精簡負面清單,抓緊完善外資相關法律,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第四,優化區域開放佈局,加大西部開放力度。

第五,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更大改革自主權,促進國際產能合作,加快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第六,促進貿易平衡,更加註重提升出口質量和附加值,積極擴大進口,下調部分產品進口關稅。大力發展服務貿易。

第七,繼續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試點,有效引導支持對外投資。

8

2020年翻譯

第一段

It's almost impossible to go through life without experiencing some kind of failure.①But, the wonderful thing about failure is that it's entirely up to us to decide how to look at it.

①但是,關於失敗最有意義的事是完全取決於我們如何看待失敗。

第二段

We can choose to see failure as "the end of the world."②Or, we can look at failure as the incredible learning experience that it often is.Every time we fail at something, we can choose to look for the lesson we're meant to learn.These lessons are very important; they’re how we grow, and how we keep from making that same mistake again. ③Failures stop us only if we let them.

②或者,我們能將失敗視爲常見的難以置信的學習經驗。

③如果我們不去審視失敗,失敗將讓我們止步不前。

第三段

④Failure can also teach us things about ourselves that we would never have learned otherwise.For instance, failure can help you discover how strong a person you are. Failing at something can help you discover your truest friends, or help you find unexpected motivation to succeed.

④失敗也能教會我們關於我們自身的東西,這些東西我們無法從別人那裏獲取。

9

2021年翻譯

第一段

We tend to think that friends and family members are our biggest sources of connection, laughter and warmth.①While that may well be true, researchers have also recently found that interacting with strangers actually brings a boost in mood and feelings of belonging that we didn't expect.

然而那或許是正確的,研究者近來也發現與陌生人相互交往確實會帶來屬於自己的我們沒有料到的情緒和感覺的驟增。

第二段

②In one series of studies, researchers instructed Chicago-area commuters using public transportation to strike up a conversation with someone near them.③On average, participants who followed this instruction felt better than those who had been told to stand or sit in silence.④The researchers also argued that when we shy away from casual interactions with strangers, it is often due to a misplaced anxiety that they might not want to talk to us.Much of the time, however, this belief is false. As it turns out, many people are actually perfectly willing to talk—and may even be flattered to receive your attention.

②在一系列的研究中,研究者教芝加哥地區的通勤者使用公共交通方式來與身邊的人進行一個熱烈的交流。

③一般而言,按照這個指令做的參與者比那些被告知安靜的站着或坐着的人感覺好多了。

④研究者也聲稱當我們面臨突如其來的與陌生人交往感到害羞時,這通常是因爲一種他們可能不想和我們交流的被錯置的焦慮。

10

如何推進師生持續閱讀?

從閱讀生態、閱讀羣、資源平臺和專業支持四個方面進行策略探索。

1.創設多方協同的閱讀生態

學生的閱讀需要有適宜的閱讀環境,閱讀環境來自於閱讀生態的創設。區域內搭建學校、社區、社會間的橋樑,建立學段間、課內外、校內外協同的全方位、立體化的閱讀生態體系,需要三個層面的協同創設。

一是學段間協同,貫通學生閱讀史。

在國家課程指導下,需要打通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的學段壁壘,形成貫穿基礎教育階段的閱讀體系。閱讀體系的構建,一方面需要契合不同學段學生的認知特點與水平。幼兒園重在激發閱讀興趣,通過閱讀圖片、閱讀遊戲等增加學生的趣味性體驗;小學重在培養閱讀習慣,通過閱讀過程中的引導、撰寫讀後感等,滲透閱讀的習慣教育;中學重在展現閱讀自主性,提供閱讀書目,讓學生自由選擇。另一方面需要反映出區域的文化傳承與學校教育特色,與校本課程、地方課程相結合,定製有亮點、獨特的閱讀內容。

二是課內外協同,營造校園閱讀場。

在各學科的課堂中,教師引導學生掌握本學科的閱讀知識和方法。而課堂外的閱讀是課堂內閱讀的延伸和拓展。校園閱讀場的創設,需要做到三個統一。首先,課堂內與課堂外的統一,讓學科閱讀貫穿課堂內外,養成本學科的閱讀習慣。其次,校園閱讀硬件建設的統一,統籌安排班級圖書角、校園閱讀角、校園文化陳設與圖書館等硬件設施,方便、支持學生閱讀。最後,各類校園閱讀活動的統一,將校園內學生日常閱讀與班級、年級、校級閱讀活動有機整合,開展“讀書節”“淘書節”等活動。

三是校內外協同,實現社會化閱讀。

教育部門與文化、新聞出版、工會、財政等部門進行深度合作,調動閱讀推廣的社會力量,藉助網絡、媒體等平臺,使校內與校外精準對接,實現閱讀資源的有無互補、優勢互補。利用圖書館、網絡讀書頻道、微博等社會化閱讀平臺,開展“書香通州”“書香社區”“書香家庭”等活動,形成共同倡導閱讀、享受閱讀、分享閱讀的良好社會氛圍。

2.建立多主體的閱讀羣

學習需要交流,“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朱永新教授指出閱讀要“共讀、共寫、共同生活”。區域實施全學科閱讀,要讓學生在生生共讀、親子共讀、師生共讀三個閱讀羣中浸潤。同學、家長、教師三方聯動,共同閱讀並進行口頭、文字的交流。家長和教師不再只是指導者、督促者,更是閱讀過程的陪伴者、分享者。

一是生生共讀羣,體現同學之間的協作學習。

無論是班級的生生共讀,還是小組的生生共讀,都要體現協作,至少需要有共同的閱讀計劃,共同的閱讀工具,以及共同的分享方式。閱讀計劃明確學生閱讀的目標、書目、過程;閱讀工具是學生閱讀的“腳手架”,不動筆墨不讀書;分享培養學生概括總結文本能力和交流表達能力。

二是親子共讀羣,注重發揮家長的榜樣作用。

在全學科閱讀背景下,首先,親子共讀要去功利化,不能等同於識字、認字。單純地追求學習知識會打擾孩子的注意力,使其無法享受書籍帶來的快樂,不利於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其次,親子共讀中家長要“真讀”。親子共讀其內涵不僅是指家長陪孩子讀同一本書,更多的指家長自身的“全學科”閱讀行爲,拓寬知識面,提高文化修養,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給孩子做榜樣。

三是師生共讀羣,融合課程觀念的教學相長。

師生共讀是基於學科課程,從“淺閱讀”到“深閱讀”的發展過程。全學科閱讀背景下的師生共讀,首先要關注閱讀文本的整體性,讀學科經典。學科經典是教科書的深化,師生可以從中體悟學科思想和方法。其次是師生共讀要與學科教學相互浸潤。以學科教學內容和學科閱讀方法爲基礎,將教科書閱讀、試卷閱讀與學科經典的整本書閱讀統一起來。

3.建設結構化的資源平臺

以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爲基礎的智能設備及網絡,爲全學科閱讀的模式變革與資源重構明確了方向。結構化的閱讀資源平臺,打破了學科間、學校間、羣體間的孤立,實現了不同系統間關聯數據項的匹配。區域建設的結構化閱讀資源平臺,需要包括三個系統:個性化閱讀定製系統,全區域圖書管理系統,交互型閱讀支持系統。

其一,個性化閱讀定製系統是基於大數據挖掘滿足學生的全學科閱讀需求。

其二,全區域圖書管理系統實現區域內各學校、各學科圖書資源的互通。

其三,交互型閱讀支持系統通過人機互動,進行閱讀信息查詢和閱讀導學。

4.提供閱讀研究的專業支持

區域範圍內的全學科閱讀的專業支持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全學科閱讀方法與策略的支持,二是全學科閱讀評價的支持。

經過實踐,全學科閱讀的區域推進,閱讀生態創設是基礎條件,閱讀羣建立是根本範式,資源平臺建設是必經之路,專業支持是重要保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