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每日閱讀360天,我的三點讀書感悟

這段時間也有很多同學問我,有沒有什麼書可以推薦一下。

一般收到這類詢問,我都會先問一句,對哪個領域的書感興趣,或者說想提升自己哪方面的知識積累。

問詢的多了,發現大部分同學的需求都差不多,基本都是想要提升自己認知思維和人際關係方面的能力。

雖然我有根據自己讀過的書,以及大部分同學的需求,寫了一份如下的書單。

但最近又思考了一下,書單並不能對所有人有用,而且這麼長的一份書單,還是不知道從哪看起。

在將近一年的閱讀中,對如何選到合適自己的書、如何用書、如何讓讀過的書成爲自己的養分,我有一點小總結和小感悟。

今天跟想要分享一下,同時也跟喜歡閱讀的朋友做一個交流,一起分享更多的閱讀經驗。

/////////

以前雖然自己也比較喜歡讀書,但一直都比較雜亂無章,沒什麼系統。

看到別人推薦的書,就找來讀一讀,除了工作和專業相關,其他的純粹是興趣,沒有任何目的的閱讀。

今年由於寫作的關係,逐步形成了自己初步的閱讀系統,這是在閱讀上一個大的突破,也有了一點閱讀心法。

/////////

公衆號輝哥奇譚的主理人輝哥,對於書有一個分類標準,給我很大的啓發,很值得我們參考。

所有的書大體上分爲如下兩類--

️ 一類講【Do】

️ 一類將【Be】

什麼意思呢?

所謂講Do的書,就是告訴我們如何做一件事,如何學會一個技能。

舉幾個栗子來說--

我們要學習互聯網運營,就會看《運營之光》。

要學習OKR,就會看《OKR工作法》。

要改善自己的睡眠,就會看《睡眠革命》。

所謂講Be的書,就是讓我們學會如何成爲一個更好的人,簡單來說,就是告訴我們如何對待生命與人生。

也舉幾個栗子--

佛學的書《次第花開》、《正念的奇蹟》等等。

個人傳記類的書《人生由我》、《富蘭克林自傳》、《窮查理寶典》。

哲學類的書《論語別裁》、《人生只有一件事》、《愛有八種習慣》。

還有一些類似於《原則》、《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等思維認知類的書,還有文學藝術類的書。

/////////

我今年格外喜歡讀一些修心類的書,比如像一些心理學的書、哲學類的書以及個人傳記類的書,即Be類書。

原因就在於,讀這類書可以對自我的心理以及情緒有個覺察,通過讀這類書更能清晰的認知到自己想成爲一個什麼樣的人,如何成爲一個更好的人。

南懷瑾老先生在《論語別裁》一書中,有一句話說--

我們的一生就是學做人的一生。

所以讀到這類自己比較喜歡的書,就可以多讀,多看,常看常新。

比如我今年堅信的長期主義~

踐行的保持正念,每天成長1%~

如何讓自己心態保持平靜,如何覺察自己的情緒~

都是讀這類書感悟到的。

所以,比起告訴Do一類的書,我自己認爲Be類的書,更重要。

讀這類書,我們能對生命、對人生以及對自我都有更深刻的認知和理解。

我們知道了怎樣做一個更好的人,應該堅守那些品質,應該踐行那些原則,那我們心會更穩也會更靜。

如此一來,我們做事才能更堅定、更能堅守,也才能做的更好。

/////////

對於Do和Be這兩個分類的書,一般選書的標準是這樣--

當下想學會或者提升自己的某一個技能,就會去豆瓣或者微信讀書搜索,評分高的書有哪些?

然後在微信讀書找到相關的電子書,先把推薦序和目錄看一下,如果寫的比較系統,我就會加入到書架來看。

讀這類書,有時候不用通讀,通過看目錄那些章節可以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就會讀對應的章節,這樣更節省時間,也能更快解決問題。

對於Be類的書,一般都是靠收集,看關注的公衆號號主或者微博博主以及看樊登老師的視頻時,他們都推薦了什麼書。

去微信讀書搜索,這類書一般會直接加入書架。

如果微信讀書沒有的話,會去噹噹買回來看。

/////////

有時候讀書之前,如果我們去豆瓣看看別人的書評就會發現有好評也有很差的評價。

以前還挺在意的,覺得是不是寫的不好之類的。

後來發現,自己讀的很好的書,讀完去豆瓣標記的時,看看評價還是有很差的。

才認識到,讀書千萬不要在意別人的評價。

就我自己來看,這個世界上即便再經典的書,都有人說它不好。

我們讀一本書,也許並不是所有的內容都能讓我們認同。

但只要我們讀到對自己有用,能讓自己的生命得到滋養的書,都是好書。

書最好自己去讀,去感知。

讀到有用的部分,我們就寫成踐行清單。儘可能的去踐行。

成爲自己的生活哲學,成爲自己信念的一部分。

讀到值得分享的地方,我們就可以講給別人聽,或者寫成讀書筆記分享出來。

最後,很多書,讀一遍是遠遠不夠的。

越能成爲我們生命養分的書,越值得一讀再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