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一一《入殮師》

      一個人的專場看完。出乎意料,很贊!這部作品獲得奧斯卡獎絕非浪得虛名。記得溫家寶總理在07年訪日時表示他最喜愛的電影作品之一就有《入殮師》。

      進入影院之前,我抱着忐忑的心情,準備接受悽風苦雨的血腥夾雜着悲痛哀嚎和恐懼撲面而來,結果作品讓我耳目一新。冰冷的主題講述得有溫度,悲慘的話題陳述得有態度,生死離別敘述得有熱度。看完之後,啓發很大。

      人爲什麼而活?死亡不應該只有恐懼和遺憾,看透死亡就不再害怕死亡,尤其是真正的生老病死。真正了卻心中生前所願,死亡也就不再可怕,對待死亡的降臨也就更加淡定和從容。關鍵的問題倒在於生者如何對待逝者之逝?

    影片故事精彩、節奏精準、配樂精緻、情緒精細、職業素養精湛,整部作品很精進感染力強。

      影片細緻入微展現出日本人的入殮程序,讓人不得不驚詫於日本文化的儀式感,儀式是日本文化中一個重要的元素,從茶道到花道到香道到劍道,一切都是按照儀式的程序來要求,一絲一毫的差池都不能有,這可能源於日本獨特島國文化,不利於向廣處發展,所以要向深處發展,不能做到廣而博,就要做到精而深。入殮的程序也體現了這種儀式化特徵,每一步每一個動作,都要求精益求精,象舞臺上的走步一樣嚴格,這不僅是對於逝者和他們家人的尊重,更是對生命的尊重。 男主作爲大提琴師的小林,爲活着得生命製造美,作爲入殮師的小林,爲死去的生命製造美。入殮師動作行如流水,幫逝者以最美的姿態向世界告別。爲逝者進入下一個世界做好最美的準備。入殮師就是生死之間那道門的守門人。

      導演對觀衆的情緒拿捏得非常精準,對觀衆的心理承受能力把控相當到位。幽默處不做作,卻又令人忍俊不禁;感人處不煽情,卻又令人動容不已。正因爲對悲喜間的界線處理很成功,所以每個故事都很有溫度,情緒層層積累,情感步步疊加,真正對生死做到哀而不傷,樂而不淫。東方式的情感流露使情感溫度自然外溢,不熱烈卻濃烈,緩緩淌過心間,情感張力持久,引導觀衆入戲後注意力不再分散。

      再說配樂666。音樂響起,帶動情緒緊跟節奏。音樂留白處,鏡頭語言充分表達角色心理。不得不佩服大提琴在影片各個場景中的運用,高端樂器一拉響,再悲傷的場景立馬高大上。中國的葬禮樂器相比之下雖古老卻低端一一嗩吶。“千年琵笆,萬年箏,一把二胡拉一生,嗩吶一響全劇終”。

    中日儀式對比。日本的簡約不簡單!中國的感性不理性。白巖松曾經在《白說》一書中寫道:中國人對逝者的告別就是一羣悲傷的人聚在一起熱熱鬧鬧打三天麻將,然後哭一場喫一場就散場!我認爲這個表述相當客觀。當然中國還有其它好多神操作,比如:唸經操度,整夜唱戲,專職哭喪等等,花樣百出,死人肯定整不活,但可以把活人又整死。中央也開始重視這個問題了,好像就是今年還下了一個關於倡導文明科學的鄉風村俗的規定,專門對喪事從簡作出了具體規定,這應該是文明鄉風的制度供給側改革,假以時日,讓我們在哀悼逝者的同時,多思考一些生命的價值和活着得意義,那纔會真正提高對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