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剖析

通过这几天持续的观察,我意识到,生活就是这样起起伏伏的波动着,这原本就是常态。有时我精力充沛,工作、学习和生活都能够高效完成目标。有时我疲惫,需要一些时间休息,或者需要安静的空间,来平复不稳定的情绪。有时发生了一些事,需要我放下手边的一切事情,集中精力来处理。

就算我是一个钢铁般意志坚定的人,我也不可能保证每一天都按照固定的流程来严格执行计划。除非我脱离了生活,放弃了对家庭的责任、对他人的关爱,放弃了我对他人爱的输出、精力的输出。可是如果要做个彻底的甩手掌柜,修行的意义何在呢?我们潜心修行,不就是为了把觉知带入生活的点点滴滴吗?

所以,平衡之道在于有弹性的面对那些预料之外的状况,充满耐心的去调整。

现在,耐心被渐渐培养出来。只是有时候我仍看到自己的情绪,那种夹带着批判思想的情绪。这是我最近几天格外警惕的——我发现很多时候,我做事情充满预期。

比如:

工作的时候接电话与他人进行核对,听惯了对方礼貌的语气,并且习惯了对方说一声谢谢。但是并非所有人都是这样打电话。有时候,接电话听到对方毫不客气的指使语气,不道谢,我发现自己突然就生起气来。

还有,有时举手之劳的帮助他人,也习惯了对方说句谢谢,然后我再开心的回复一句不客气。如果对方不道谢,一副理所应当的态度,我的头脑会马上升起一句评判:“没礼貌!”我注意到自己通常都会因此而有点生气,虽然这种情绪转瞬即逝,但我多次问自己,为什么要生气呢?

我发现我的心中一直有个预设,受人恩惠一定要道谢;要做个有礼貌的人。这个前提是:必须。如果我没有向他人道谢,我会自动批判自己失礼、不礼貌、不感恩。

而我对他人的预设同样是,必须道谢。

这份觉察让我很惊讶,以前只认为道谢是基本礼貌。现在再看,对自己和对他人都太过苛求了。帮助别人还带有预设的?还必须要求回馈的?

这的确是把自己的标准强加在别人身上。

我看到了我的心是怎样失去自由的,正是这一个个苛求。这些标准也束缚了别人,也许给了他人无形的压力。

现在,看到了,我就愿意转念,还他人自由,更是还自己自由。


这种预设也许只是冰山一角。我注意到我的预设隐藏在各个角落,几乎无处不在。

练瑜伽的时候,我的预设是练得好,顺利、流畅的跟完整节课。如果觉得自己哪个体式练得不好,疲惫、呼吸卡顿,我就认为不顺利、不流畅,心中升起对自己的不满,认为练得还不够好。

写作的时候,我的预设是专注、灵感迸发,文章质量高,文字有感染力,吸引人阅读。如果写作过程中我分心了,中间停顿了,自己读起来不满意,我就对自己产生了怀疑。甚至点击率低,也会让我感到失落。

在坚持一个习惯时,我的预设是一天不落,保证每天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这当然不可能每天都实现,所以我会认为自己还没有成功养成这个习惯,认为自己还没培养出意志力。

对自己苛刻,对他人当然也会苛刻。原来生活是轻松的,我却容易因为这些标准与评判,而看不到生活中的快乐。一直认为自己还没准备好,还不够好,只有达成了什么才能让自己满意,只有实现了目标才能让自己满意。

我早就忘记了,快乐只是单纯的快乐,并不与目标和自己的评判相捆绑。

看到了,就有机会转念。每天提醒自己,关注呼吸,活在当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