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六步循環法 做記錄。 定位,策略,執行,反饋,調整。只要堅持幾次這個循環,我就不信走不到第六步——成功。

如果叫你去考北大,

你會先做什麼,後做什麼?怎麼做?你的策略是什麼?你認爲做這件事情的步驟分爲哪幾步?

要把考試當成項目來做。

完整地經歷做事的各個環節:

自我定位—瞄準目標—制定策略—執行反饋—調整行動—最終完成。

我從不鼓勵人瞎勤奮,每一分努力都要有目的,

早起有早起的意義,讀書有讀書的效果,絕對不要無目的和無策略地學習和工作。

做事的正確順序應該是這樣的:

策略,勤奮地執行策略,然後成功。

如果沒有策略的話,你堅持不下去,就算堅持了也沒有用。

比如:

在複習之前,我就去找了可以保證99.99%考上的策略。

首先,研究了歷年真題跟北京大學的錄取分數線。

北大法碩真的很好考,它歷年的錄取分數線一直都在360分左右浮動,沒有超過370分。也就是說要保證自己可以考上,你至少得考到370分。

這370分應該由什麼組成?

不考數學,只考英語、政治和兩門專業課。

我英語很一般,就考個及格60分;政治按說是強項,9月份以後跟着大家去複習,考個70分。

如果這樣算的話,我的兩門專業課加在一起要考240分,每一門平均要上120分,才能穩上北大。

聽起來好像挺難,下面我們研究第二步,就是怎麼達到240分。

滿分是300分,要考到240分的話,就是要考到80%的分數,也就是說那張試卷上80%的題目,你必須會做。

我報考的是2013年的研究生考試,所以要往2013年之前的真題研究。

研究完以後,我發現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當我對着真題,把每道題目考察的知識點標註出處後,發現99.99%的知識點都在教材上。

後來我去網上查詢過往的成功考研經驗,有許多高分選手也提到了確實如此,所以我就更加放心了。

只要把五百多頁的教材搞定80%,就可以穩穩地考上北大了。

問題思考到這裏,已經有了非做不可的決心。

如果你隨便問一個人:“考上北大難不難?”

我覺得大多數人的答案都是難。

如果問他:“你只要搞定這本書的80%,就可以上北大。難不難?”

會有一部分人覺得,不再難了。

因爲即便再笨的人,給他足夠多的時間,就算把書吃了,也能搞定。

所以你看,如果路徑清晰,就會降低對難度的想象。

接下來第三個步驟,我知道要搞定這本書,但是具體怎麼搞定呢?

文科考試有三個特點:

一共是考三個東西。

1.記憶2.辨析3.分析。


人生,就是一場考試接着一場考試。

表面上看每一件事情都不一樣,但是做事的方法和邏輯共通。


整個複習過程提煉出來有六個步驟。

第一個步驟,定位。

你立下新年的目標“我想減肥,我想變美,我想賺錢”,後來通通沒有完成,爲什麼?

根本原因就在於這些頂多只算想法,

目標要有可執行性和衡量標準,比如“我要考到240分”,這算是一個目標。

1.什麼叫作學會解釋目標?

比如要考北大,意味着兩門專業課都必須要考120分;意味着這張卷子當中80%的考點我都要知道;意味着考試範圍內的80%我必須得知道。如果我只知道10%的話,那麼還要搞定70%,那麼整個複習的過程就會變成這樣:找到不會的地方,變成會的,直到這個百分比達到80%。


再比如“我要減肥”,我剛剛說了,這只是個想法,意味着我將來的體重要比現在輕,意味着我每天的熱量攝入必須低於我的消耗。

如果有一臺儀器可以幫我測量我的熱量攝入跟消耗的話,

①我需要保證每天的攝入減去消耗後是負數,

②我還得知道每天的負數是多少,

才能保證能夠達到我想要的體重目標。

模糊的目標,要不斷地去解釋它們,把它們轉化成一個更具體的內容,這樣我們才能夠找到途徑。

這個能力是大多數人都沒有的,他們沒有辦法把自己的目標解釋出可行性,

所以只能跟自己的目標大眼瞪小眼。

2.只有這個纔是你的目標

很多時候,目標之所以沒有達成,就是因爲目標太多了。

現代人一事無成的原因之一,就是太貪心。

你覺得讀書重要,你覺得人脈重要,你覺得學英語也很重要,健身也很重要,方方面面都很重要。

但是你不可能每件事情都做到的。

於是就有人提出,一定要達到平衡。

平衡本身就是個夢,平衡本身就是在消耗你,你看那些站在蹺蹺板中間保持平衡的人,是不是屏住呼吸累得要命。

所以最理想的狀況是,

一個階段之內只考慮一個目標。

要告訴自己“我只有這一個目標,其他的都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爲這個目標服務”。

二.制定策略

第一句話:千萬不要把目標當策略。

第二句話:千萬不要把計劃當行動。


具體怎麼定策略呢?

定策略有幾個步驟。

第一,找出通往目標的障礙和問題;

第二,找出解決這些問題和障礙的方法;

第三,方法之間成爲系統;

第四,集中衝刺直到成功。

如果你不知道通往你目標的問題和障礙是什麼,會造成什麼結果呢?——瞎使勁。

好多人做事都憑感覺,認定了自己就應該這麼做,也不考慮行爲是否背離目標,以及到底有沒有在解決真正的問題。

而當你從目標出發,去想真正的障礙和問題的時候,就會推翻許多無理的既定做法。

效果=時間×精力×目標×策略×專注度×熟練度。

要投入一定的時間。其次,這些時間裏你應該是精力充沛的。如果你每天都是無精打采的,什麼都幹不了,再長的時間也沒有用。再次,必須是專注的。不專注的時間,也是沒有質量的。再往下,你的目標要對,策略要對。最後,在目標和策略都對的情況下,每個人執行的方案不一樣,就會導致有些人更快,有些人更慢。

做記錄。

我讓公司的人每天都寫工作日報,

記錄自己當天到底做了什麼。

我在複習的時候會做複習記錄,

記錄自己每天學了什麼。

而我在筆記裏也會詳細地記錄從公司到個人的季度目標是什麼。

爲什麼要這麼費勁地記錄?

一家公司的失敗,許多都來自目標和行爲的偏差。


人大多數情況下的失敗,都是因爲目標和行爲的背離,關鍵是自己還不知道自己的行爲早就背離了目標。

所以對於自己每日的工作,一定要做記錄,這樣方便以後查看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

另外,記錄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觀察自己的執行程度。

因爲有執行記錄,所以你才知道失敗是因爲執行的力度不夠導致的。

執行之後的下一個步驟,

就是反饋。

開始執行之後,一定會得到反饋。

到底事情有沒有按照你想象的發展?

是否達到了我的預期?如果沒有達到的話,是因爲出現了哪些問題?是有些事情我沒有想到,還是我想到了,但解決的方法不對?

你需要把自己當時記錄下來的思考過程和執行過程拿出來對照一下,看看導致出現偏差的環節是什麼。

反饋這一步實在是太重要了,你一定不要等不及反饋就放棄,也不要在得到第一次反饋之後就放棄。

反饋之後的第五個步驟,就是調整,當你得到反饋之後,需要重新制定方案,調整自己的行動。

看到反饋之後,有沒有能力分析出問題所在,並且保持自己的積極性,反覆地調整,循環地執行,一直堅持到真正實現目標爲止,這就是牛人和庸人的區別。


思考爲什麼不要放棄,憑什麼堅持到底。

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經歷了多次失敗,最終發明了電燈泡。

但實際上他們不只是堅持,他們還做了調整。


定位,策略,執行,反饋,調整。只要堅持幾次這個循環,我就不信走不到第六步——成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