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土爲寶的陳爐人

奉行“土生萬物”“土是人之生母”的中國人,用勤勞和智慧,變土爲寶,創造和製作出了驚世絕美的陶瓷產品。而陳爐人就是無數中國人變土爲寶的其中代表。

地處山區的陳爐鎮,出門爬坡,溝壑頗多。平整耕地極爲稀少,黃土雖不厚,上天卻恩賜了陳爐地區豐富的坩土資源。陳爐人的生活正應了“靠山喫山”的古話。從生產方式不發達時期開始,他們在堅守農耕文化的基礎上,把坩土的價值充分利用,實現坩土價值使用的最大化、最優化,甚至追求極致,以達到改變生活與命運的目的。

變土爲錢,舉步維艱。有坎坷,有風險,經歷了起伏多變的燒造過程,陳爐人堅定着陶瓷業的信念。他們起初以生活用品爲主,如碗、盤、缸、壇、杯等,再逐漸發展到工藝品,如人像、花瓶、動物造型、擺件等。無論哪種產品,其燒製過程都飽含體力、技藝和才智。取土、挖泥、拉胚、刻花、裝窯、素燒、上釉、出窯……環環相扣,每一個環節都要付出大量的人工時間。其中也包含着陶瓷人的希望與夢想,於是一絲不苟地完成每一個環節的勞作。週而復始,我們看到的每一件陶瓷製品都是陳爐人的生活寫照、人生反映,更鑄就了一代又一代陶瓷人的靈與魂。

新中國成立後,公私合營,能喫苦的陳爐人守着這一方水土,甘做陶瓷業的生產者守護者。從集體企業到個體工商戶均實行計件工資,生產與銷售以件爲單位。錢一分一釐地掙,也一分一釐地攢。掙不了打錢,小錢不能丟。花錢的時候,還是要計劃盤算一番。陳爐人的精明,也是經過長期辛苦和付出後磨練出來的。日積月累,陳爐人終於用汗水和智慧掌握了變土爲寶的技藝良方,同時也把命運掌握在了自己手中。能掌控自己命運的人,靈魂也會挺拔起來。

進入二十一世紀後,陳爐古鎮被冠以“瓷都”的美稱。善於變土爲金的陳爐人緊跟時代步伐。王家、李家、郭家、許家等瓷坊,如雨後春筍般在陶瓷產業園裏拔節成長,成爲陳爐人變土爲寶的典型代表。受市場經濟大潮湧動和旅遊產業發展推動的影響,耀州瓷重振旗鼓,名揚海內外。優秀作品層出不窮,琳琅滿目,從陳爐走向四面八方。梅瓶、玉壺春、倒流壺等瓷品非同凡響,因分別展示在國內外各大博物館倍受推崇。

辛丑初冬,天朗氣清,來到陳爐古鎮李家瓷坊。少掌櫃李鐘樓用厚重的秦音,聲情並茂地講解和介紹着李家陶瓷發展歷史和各種產品特性。李家瓷坊是陶瓷世家,有着幾百年的創業守業歷史。他們設計燒造出的雙色釉青瓷曾獲中國陶瓷發明獎。特別是第十代傳人李竹玲成爲中國陶藝設計大師和工藝美術設計大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在不斷創新和創造的堅持下,她已完全站入耀州窯燒造技藝傳承人行列。

何爲“陶人與土配成雙,天地陰陽醞釀”,何爲“薄如紙,聲如磬,溫如玉,明如鏡”,不妨緊隨盧兆祥、劉文西、賈平凹等藝術大師們的步痕到陳爐古鎮走一走、看一看。再到李家瓷院落座,慢慢品茶。你會收穫陽光沐浴下“秦人杯”的賞心悅目。你會在穿越歷史、浮想聯翩的同時,陶醉在陶瓷世界的神美之中,從而看到千年薪火,生生不息的希望所在。回神時刻,爲李竹玲自豪,爲陳爐人自豪。

如今,陳爐古鎮面貌煥然一新,陳爐人惜土、愛土的理念仍沒有變。只要有些許“土”的地方,都會被種上莊稼、蔬菜,栽上樹木花草。罐罐牆上匣鉢裏的雞冠花、長壽菊、指甲花從春到秋絢麗多彩。韭菜、辣子、小白菜長在較大小不一的罐罐裏,泛着綠光,煞是好看。秋末,在不同角落,小坡還是平處,三兩棵玉米、幾窩南瓜、數棵土豆,杵着、臥着、爬着,大有致謝感恩之態。看似舉手之勞,卻是心的擱放。曾經或用來充飢救命,眼前恰是怡情養神。

擡頭仰望窯院路邊的高大樹木,枝葉繁茂、鼎力擎天,絲毫沒有蒼老之狀。它們的根深紮在熱愛這片土地的人們身旁,親密着每一座民居,與層層疊疊窯院間的罐罐牆、閃着光的瓷片、黑紅色木門交相輝映,傾訴着年代的久遠和古鎮潛在的魅力。爲此,造訪者甚覺愜意和愛戀,更爲陳爐人用一生摯愛這方水土、心留幾分情趣而流連忘返。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