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沒有賺到錢,有一個人把我拉黑了

昨天晚上有一個人加了我微信,應該是通過直播看到我,然後加到我的。

早上他發了個消息,問我--

你賺到錢了嗎?

我回復:沒有,然後剛想把明白老師今天的一篇文章轉發給他,沒想到,他已經把我拉黑了。

雖然自從我寫文以來,陸陸續續都有人問到這個問題--

你寫公衆號能賺到錢嗎,賺不到錢你爲什麼要寫,但是被拉黑還是第一次見。

也許很多人都會有這個疑問,或者自己在堅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得不到“賺錢”的反饋,就會懷疑要不要做下去,值不值得在這個上面花時間、花精力。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話題,跟你們分享一點我的看法。

/////////

賺錢的本質是價值的交換。

舉個栗子來說--

明天週一我們要去公司上班。我們上班公司付工資,這是價值交換的一種形式。

我們付出時間、精力,以及在各自的職位上處理事務的能力,公司每月給我們付確定的工資,這是一種線性回報。

也就是說,我們上班就有收入,如果我們請假或者離職,那這份收入就沒有了。

現在我們越來越多的人想要做副業,其實就是害怕那天單一的工資收入一旦沒有了,就陷入了困境。

隨着我們年齡的增長、學習力以及精力的下降,單一的收入是越來越危險的。

這也是爲什麼我們現在很多人都很在意第二收入的增加。

所以,我其實比較理解那位拉黑了我的人。

/////////

那還有一種回報就是非線性回報,也就是我們常常聽到的“複利”以及“睡後收入”。

同樣也舉個栗子來說--

假如我們選定一支非常好的指數基金或者股票,投入一百萬,一直持續持有,這支指數基金帶來的就是“複利收入”。

我們做了一個公衆號或者抖音號,粉絲、閱讀積累到了一定的量,可以接廣告、賣課程等等來賺錢。

這樣的栗子還有很多,做課程、做付費社羣、淘寶客以及知乎好物、頭條號等等。

但獲得這類收入的前提就是我們要有積累,要做指數基金的理財投資,本金基數要大一點。

而且要能判斷這支基金到底值不值得入手,也就是說要有一定的投資理財的知識和判斷的能力。

要做公衆號、抖音號、知乎好物等等各類項目。

我們要知道--

自己定位用戶的需求;

要會做選品;

要能做內容;

要可以做運營推廣等等。

背後依託的就是我們系統的能力。

是我們能夠爲別人提供價值,並且別人願意爲這份價值買單。

如果我告訴微信裏問我的那個人,我做知乎好物賺到錢了。

也許他會問我:知乎好物怎麼做?

我說:你得有一個知乎號,並且Lv至少爲3級,你得去做選品、你得去研究知乎好物的規則,你還得每天不斷地寫寫寫。

也許,他又會問我,有沒有其他更好的項目~

所以說,就像明白老師在這篇文章中有一句話說的--

賺錢是一個複雜的系統,而不是簡單的獨立事件。

不是我們知道了某個項目能賺錢,就以爲真的能賺到錢,以爲自己掌握了財富密碼。

選到好的項目的確是很重要的一點,但自己有沒有能力,在這塊有沒有積累,是不是能穩下心研究他人的案例,持續優化,能不能堅持把它做下去,其實更重要。

/////////

我寫公衆號以及最近做直播,都是在爲以後的自己做積累,持續提升自我的能力。

因爲我很敬佩的劉潤老師說過--

一個人的財富基本盤,有兩個組成部分--

第一,你自己的本事。

第二,你和其他人連接的本事,而後者是前者的放大器。

獲得影響力,需要三種能力--

演講能力、寫作能力、以及建立人脈的能力。

演講和寫作是兩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如果你想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就要持續訓練。

當我們在做一件不確定能不能賺錢的事情時,首先我們得相信,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情,相信自己的判斷。

在沒有看到結果的時候,先去相信,110%的相信,只有相信纔會投入地去做,堅持去做,纔會大概率有好的結果。

如果不相信自己,如果傾向於先看見後相信。

可以去找一些自己敬佩的人,去看看他們的起點,他們做了哪些事情,讀了哪些書、提升了什麼技能,達到了現在的成就。

這也是一種先看見後相信。

/////////

在豆豆的小說《遙遠的救世主》裏,芮小丹有說過這樣一句話--

只要不是我覺到、悟到的,你給不了我,給了我也拿不住。只有我自己覺到、悟到,我纔有可能做到,能做到的纔是我的。

這句話,跟你們共勉哇。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