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从思考未来的我是谁出发

现在很多的职业规划师给来访者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性格测评,从测评结果来告诉来访者适合做哪些工作,其实这个逻辑有些不对,所有测评类的问卷逻辑都是一种潜在的固化思维,总是把人的性格分为几类,然后再去匹配工作,如果再由不专业的老师来解读,同时来访者信以为真的话就真的得不偿失了。

工具在职业规划路径中永远只能扮演辅助者的角色,只能偶尔用前人的经验来验证一些自己的判断而已。符合个体需求的职业规划的出发点,一定是从心出发,遵从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方能在未来遇到困难的时候依然能够勇往直前。

当今社会上强烈的30岁焦虑现象时刻提醒着人们,要提前为自己进行规划。

30而立而未立,起早贪黑,那点只够温饱的固定工资,想重新选择却又不敢放弃,现在要去重新选择追逐未来,心里着实没有底气。

想重新开始又害怕重新开始,周而复始,焦虑感满棚。其实有很大一部分的根本原因是一些所谓的大师在制造和贩卖焦虑。

在面对职场困境的时候,我们该如何重新出发,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呢?

请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下,闭上眼睛安静的思考5分钟。

假如按照现状继续发展,三年之后的你会在哪里?从事什么样的行业或者职业,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想清楚了吗?你认为你会是在什么样的状态呢?是有一份安稳的工作跟家人过着平平淡淡的小生活,还是成为一名职业经理人,带着自己的团队在职场中拼搏,把你的想法写在一张纸上,人容易欺骗自己,更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不要偷懒,让自己清清楚楚的看得见。

另外请在另外一张纸上写下第二个问题,三年后你希望成为什么样的人?请注意,这里是你想成为的样子,是希望成为竞争中心楼上的高级白领,还是希望自己至少能成为一个中产阶级,不至于为了生存,在35岁的时候还要去不停的面试,寻找一份基础性岗位。

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这个问题的回答主体是你自己,不是父母丈夫或者妻子,希望你如何你怎样,也不是现实迫使你怎样,而是你自己心里发出的声音,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第二个问题是你的描述必须详细的结合场景的某一个具体的类别,这样才能激发你内心的欲望。不是描述的很抽象,比如说我想成为一个正直善良的人,这肯定不可以,我们可以这样去描述,在职场上收放自如的高级经理人,有了自己独立事业,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亦或是一名独立的自由职业者。

第三个问题就是你想成为的人不能过分的脱离现实,要考虑未来的你是否贴近生活,是否可以实现,是否能够作为一个长久的奋斗目标。通常情况下描述出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可以帮助自己挖掘出自己的职业价值观。

接下来请各位再拿出一张纸,将我们常见的职业价值观一一列出,有哪一些常见的职业价值观、收入待遇、工作环境、组织氛围平衡、生活工作稳定,持续挑战、成长发展、他人认可、人际和谐管理权力,开拓创造志趣,满足道德理想多样变化,独立自主。

请各位在以上的这些职业价值观中选择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两三条和最不重要的两三条,针对上面畅想的这种职业方向做一个自我的确认和固化,没有对错,只有是不是适合你,是不是你想要的,这才是你需要认真去考虑的。

接下来问自己第三个问题,我希望成为的人和按照现状继续发展的,我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差距?或者说做完哪一些,我可以达到我希望成为的那样的人。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我们今天要去解决的问题,也就是你的职业规划,太多人没有对自己的职业进行一个规划,一个有职业规划的人生和没有职业规划的人生是有着巨大差异的。一个人若是看不到未来就掌握不了现在,一个人若是掌握不了现在,就是看不到未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