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苦命天子》随笔

在静雅思听陆陆续续听完了《苦命天子》,讲述的是咸丰帝。听完后,我寻找了电子书看下,内容给人画面感,历史不再是条条框框,而是有着血肉之躯的,每个人,包括皇帝,都是匍匐于人性之下

正如作者所云,他写咸丰,不是因为他有丰功伟绩,也非同情,而是叹息他的命运多舛。

咸丰帝在位期间,大小叛乱上百起,太平天国只是其中的一起,又雪上加霜的遇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并被沙俄剥去一层皮。

上位伊始,即遇广西农民起义,倾全力剿灭。而后不久,太平军起义,且愈演愈烈,火越烧越大。

在此期间,可见咸丰帝的韬略了,自认为受到儒家经典教导,又遇到一个喜欢的老师,即位伊始,即想有一番大作为,罢免认为的佞臣,起用认为的贤臣。  可以想见的是,若是太平时,做一个令后人称道的好皇帝,还是没有问题的,可不巧的是,恰遇几千年来之大变局,而他,没想过改变,一心想着圣贤书,圣贤人之模样,顽固的守着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不愿意被西方人改变。

可是啊,世事弄人,太平军越剿越多,咸丰又是调兵遣将,又是密授机函,可惜,打击一个接着一个,他的所有韬略显得如此无力。无情的粉碎他的信心,一次又一次的信心。  太平军一度偏师北上,近逼北京,咸丰一度自比崇祯,不当亡而亡国。

造化弄人,绞尽脑汁而不得其果,放任自流的却结出了果实,太平军把清军打残了,把国库打空了。实在是没招,政府让地方自己团练,曾国藩由此开创了湘军。

咸丰帝苦啊,这样一个烂摊子,想有所作为,却越补越烂,干脆放任自流了,反而收到一些效果。他不像开始时的积极处理政务了,在宫里花天酒地,消愁解闷,得过且过。

咸丰帝这一系列臭棋,不识人是重要原因。曾国藩练就了湘军,被咸丰疑忌,两广总督叶名琛独揽对外事物,导致英法无法与朝廷会晤,酿造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恭亲王奕欣有才华,长期不得重用,只在最危急时被认命,一次太平军北上,一次英法打到家门口,不是不知其才,而是不用,只在最危难时,才知道血浓于水。

咸丰二十五岁得子,也是唯一的孩子,由此母以子贵,叶赫那拉氏由此掌握了重要的政治资本。三十岁咸丰在热河因肺结核去世,生前倚重的老六肃顺成了顾命大臣。  咸丰苦心打造的事班底,在他死后七十天,即被他的妻子和六弟粉碎。再一次证明咸丰帝的谋略水平。

纵观清朝历代皇帝,都是还可以的,不错的,至少都还想着进取,不像明朝的皇帝待朝政如儿戏。咸丰处于中国几千年来之大变革,风云际会之时,也是难为他了。  生不如死的责任与重担压着他早早逝去,如果不是他做皇帝,而是六弟,也许他会活得更自在些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